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口误”风波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  柳丝  邵杰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俄首脑会晤期间的一句话,近来在美国国内引发舆论风波。这场风波似乎愈演愈烈,背后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特朗普日前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示,他找不到俄罗斯干预当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理由。此番言论一出,美国朝野震动,政界、情报界口诛笔伐接踵而来。风口浪尖上的特朗普随后改口,称自己发生“口误”,他原本想说的是,找不到理由为什么不是俄罗斯干预选举,并表示自己充分信任美国情报机构。但是对于这番改口,反对者们并不买账,称特朗普只是在进行“政治损害控制”。

  与以往类似风波不同的是,这一次,美国国内政界和媒体呈现出一边倒态势,不只是民主党人和主流媒体,就连右翼媒体和以往对总统温和的媒体也持批评态度,包括国会参众两院的共和党领袖等都纷纷亮明态度,与总统划清界限。

  这种情形,是美国内部矛盾日趋激烈的一种反映。具体到美俄关系这件事,“政治正确”和选举政治是理解问题的关键。

  可以说,在如今的美国国内政治大气候下,反俄或者对俄强硬已然成为一种“政治正确”。这源于美俄自冷战以来的结构性矛盾、美国对俄罗斯长期的敌意和不信任,更重要的是,这受制于美国的选举政治。

  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美国国会不仅可能通过法案支持美国情报机构调查“俄罗斯干预美国选举”,还正在考虑对俄新制裁的立法。

  这一剧情似曾相识。去年7月,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期间,特朗普上任后首次见普京,同样引发国内舆论风波,会面后不久,美国国会即以压倒性支持票通过对俄追加制裁。

  眼下,美国中期选举临近,面对特朗普“口误”事件,民主党人紧紧抓住能在选举中攻击对手的强力弹药,而建制派共和党人则通过表态乃至行动紧急止损,尽可能降低此事对选举的消极影响。

  用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的话说,此次事件其实只是“美国的内部矛盾”。不过,美国国内政治“绑架”外交议题的趋势似乎越来越明显,美俄关系转圜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党报联盟·靓点
   第07版:要闻·国际新闻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彩虹
中国驻美大使:美国对华贸易战既不公正也不公平
朝韩推进务实合作 助力半岛局势缓和
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营文艺汇演在马来西亚举行
泰国少年足球队山洞获救后首次露面
俄在叙设立返乡难民接收安置中心
“口误”风波的背后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重点案件公开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