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执礼教授(北京市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要减轻糖尿病对人的危害,关键是要做到早防早治。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起病大多隐匿。据统计,有30%—50%的病人起病无任何症状,如无口渴、多饮、多尿等,所以常常被忽视,而往往至晚期发生严重的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时,才发现有糖尿病,但此时症状已较严重,治疗效果也不会很理想。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其发病形式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发作的糖尿病一般来说为青少年型1型糖尿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易于发现而被确诊。也有部分2型糖尿病人,以突然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并伴有呕吐、腹痛、脱水、呼吸深快,口中有烂苹果味,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而被确诊。还有部分糖尿病人特别是一些老年糖尿病人,往往因血糖迅速升高出现高渗性昏迷而被确诊。但对于绝大部分2型糖尿病人来说,以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被确诊的临床上并不多见。2型糖尿病人多发生于中年人,一般起病隐匿,早期常无症状,症状出现或临床上确诊时,有半数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已有心脑血管疾病,常历经数年直到出现脑血管或心脏等严重并发症时才被发现有糖尿病。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先有冠心病或脑血管意外,但糖尿病症状却非常轻微,故临床上常被忽视或漏诊。中年患者可先有尿路感染、肺结核、皮肤的疖痈或某些外科的情况如胆囊炎、胰腺炎等症状出现,常规检查血糖时才发现血糖已升高。只有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明显升高者才会出现烦渴、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的症状,才会引起病人的重视去就诊。目前主张对查体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在常规健康查体时,除查空腹血糖外还应增加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特别是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身体超重、中心性肥胖者)和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血脂代谢紊乱患者,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应进行正规糖耐量试验,甚至对某些个人还需要继续监测并定期复查血糖。有些糖尿病高危人群虽血糖不高,但出现糖尿病早期的高胰岛素血症,此时,有必要作胰岛功能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情。
以你的情况来说,虽然没有“三多一少”症状,但由于血糖已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可以确诊为糖尿病。由于血糖升高所产生的高血糖毒性和高渗性,持续地损害全身血管包括心血管以及全身的神经组织细胞,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发现并发症。你心肌梗塞与糖尿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三多一少”症状并不一定是好事,其主要原因是个体差异所致,但也有可能说明我们的人体对疾病的预警功能下降了,就像某些高血压病人一样,有的人血压稍有一点高,就产生了很多不适症状,机体提醒我们要及时采取措施;有的人血压很高了,却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很轻,往往后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概率要大得多。对糖尿病也一样,患了糖尿病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往往不重视,结果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在目前情况下,你不仅要科学系统的治疗糖尿病,修复受损伤但尚未坏死的胰岛细胞,还要积极的治疗并发症和代谢综合征。这样才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和发展。我建议你采用“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以达到既治疗糖尿病,又防治并发症,实现“标本兼顾”的治疗目标。
典型病例:杨某某,男性,22岁,身高173cm,体重85kg,超重25%,因发现血糖偏高3天(具体不详)于2017年9月收入我院。查随机血糖21mmol/L,血压140/90mmHg。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压病1级,血脂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重度脂肪肝伴肝功能异常。治疗上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其科学饮食和运动,同时采用“保护胰岛细胞综合疗法”治疗,减轻高血糖毒性和高血糖高渗出性对全身血管及组织的损害。同时,改善胰岛及全身微循环,并采取相关措施。患者住院20天,胰岛素由49.6u降至0u。出院时日平均血浆血糖值为5.0mmol/L,血压105/70mmHg(已正常)。随访至今,坚持饮食运动治疗,血糖、血压控制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