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犹如一块翡翠“系”在长江之腰,这里是鸟的天堂,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之一。
王小龙说,除了日常管护,保护区每年还要开展几十次定期监测和水鸟调查,目的是掌握来鄱阳湖区域水鸟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等。
“近年来,在鄱阳湖看到珍稀鸟种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参加过几十年鸟类调查的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曾南京说,以前没有在鄱阳湖出现或出现频率较低的水鸟近年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赤嘴潜鸭、半蹼鹬、大红鹳、彩鹮、彩鹬等,这是我们对鄱阳湖这些年水鸟变化最为直观的感受之一。
在今年6月份的夏季水鸟调查中,一对极危候鸟青头潜鸭成鸟带着7只幼鸟被发现在鄱阳湖一处水域自由自在地游玩。“这对青头潜鸭成鸟不仅‘候鸟’变‘留鸟’,而且在鄱阳湖完成了自然繁殖,且繁育状态非常好,说明这种极危候鸟落户鄱阳湖生儿育女。”目睹此景的水鸟调查人员文思标告诉记者,水鸟调查常常有惊喜。
鄱阳湖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全球极危物种白鹤不可替代的越冬地。
“全世界98%的白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在鄱阳湖保护区内越冬,这里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种群越冬地、中国最大的小天鹅种群越冬地,全球有10余种南北半球间迁徙的鸻鹬类鸟在鄱阳湖补充食物。”曾南京说。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鄱阳湖水落滩出,湖泊星罗棋布,湿地水草丰茂,野花飘香,来此越冬的候鸟达三四十万只。此间每月8日、18日、28日,鄱阳湖的鸟类专家们要对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及分布进行监测。此外,每年1月、12月,还要进行3次越冬水鸟调查。
通过这些年定期监测及水鸟调查的数据分析,鸟类专家们发现,来鄱阳湖的越冬水鸟种类有增多趋势。比如2017年至2018年越冬期在保护区共监测到74种水鸟,为近10个越冬期的最高值。
说起鸟生态变化,在管理局工作近20年的工作人员刘观华发现,如今鄱阳湖的鸟儿们觅食地在不断扩大:“以前只在保护区内觅食,现在觅食地扩大到保护区外。”
刘观华认为,鸟觅食习性的变化,一方面可能跟鄱阳湖季节水位变化导致植被生长发生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湿地候鸟保护工作做得更好使候鸟安全感增加有关,“鸟儿胆大了”。
近10年来,鄱阳湖环湖增加了7个保护站,使全湖保护达到11个。此外,为了使环湖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湿地候鸟保护工作,2011年以来,江西省还每年安排100万元对环湖各县的湿地候鸟保护工作进行考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