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学良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军
秋日的大青山前坡,风和日丽。健步、骑行、赏景、观鸟……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意趣盎然的画面。
“生态环境变好是吸引人们来这的主要原因。现在,已经全面停止了大青山山脉在呼和浩特境内矿山企业勘查、开发建设活动,我们这里正变得越来越美丽。”村民说。
放眼整个呼和浩特,一幅幅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规划兴建绿色生态屏障,全面保护湿地、河湖,设立生态保护红线,铁腕治污改善空气质量……近年来,呼和浩特扎实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首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5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02%,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2天,劣五类水体消除任务全面完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百姓提供良好生态环境,首府正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呼和浩特样板”,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呼和浩特篇章。
让城市碧水长流清风扑面
在呼和浩特,以往遍布于城市边缘的渣土山已经被装点成不同主体的公园,原本黄色的渣土已被满山细密的绿植覆盖。
位于东北部万通路上的北山公园,已成为附近居民们休闲游憩的场所。北山公园占地面积15公顷,原有渣土量高达175万方,是呼和浩特市体量最大的一处渣土堆放处。经过规划治理全面和改造,渣土堆如今变成了山体公园,小桥、流水、鲜花、绿树、亭台相互映衬。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呼和浩特人的梦想。如何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绿色溢满城市?如何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呼和浩特一直在努力探索、大胆实践。
作为首府重要天然生态屏障的大青山,曾经由于私采滥挖等人为因素及自然原因,导致植被破坏严重。如今,随着揽山入城战略的实施,呼和浩特市全面停止了大青山山脉呼和浩特市境内矿山企业勘查、开发建设活动,并实施了大青山前坡综合整治工程,打造了乌素图森林公园、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周边景观、雅玛图森林公园等10余处精品景区,在城市北部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沙隔离带和生态安全屏障。
留白,这一源于中国山水绘画的构图技巧,如今也正在被运用于呼和浩特市的城市规划理念中。为留下绿地、河流等城市生态空间,呼和浩特市构建了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5级城市绿化体系,打造绿色城市。为凸显城市生态文明景观,呼和浩特市还围绕大黑河、环城水系等进行水文化主题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景观优美、生态良好、文化丰富的水生态环境。
如今,呼和浩特市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万公顷,覆盖率40.02%;建成区绿地面积9607公顷,绿地率36.95%;公园绿地面积4000公顷,其中公园40个、游园208处、广场绿地19处,人均绿地面积19.46平方米。
让生态成为最大公约数
“种下一片绿,是我们与春天不变的约定!”每年春季,呼和浩特都会掀起植绿高潮。沙漠、荒山、交通干线两侧、城市乡村……到处彩旗飘飘、人头攒动,青城大地正涌动着造绿的澎湃热潮,绿色根基亦在持之以恒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夯实。
一提到“沙漠”这个词,可能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飞沙走石、寸草不生的景象。当我们走进位于呼和浩特市南部的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境内的白二爷沙坝时,看到却是另一幅景象:曾经风沙肆虐的茫茫沙漠变成了鸟语花香的“绿洲”、城里人度假休闲的胜地,野兔、野鸡安家落户,天鹅成群出没。通过多年的治沙建设,这里的沙漠不仅被“穿”上了绿装,还成了流金淌银的聚宝盆。
资料显示,治理前的白二爷沙坝每年有200万吨黄沙流入黄河,并且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东西扩张,周围1万多亩农田被流沙吞没,五六个村庄的村民被迫搬迁,形成了沙进人退的恶性循环。1982年6月,时任和林格尔县县长、52岁的云福祥亲自上阵,带着120人的治沙队开进了白二爷沙坝。就这样,百余名青年组成治沙专业队在白二爷沙坝种下追梦绿色的种子,将昔日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12万亩“魔鬼大三角”改造成了林海屏障。
从“一棵绿树”到“一片林海”,蓝天回归,绿树森森。如今,呼和浩特的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820多万立方米,森林面积557.59万亩,森林覆盖率21.59%,荣膺“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生态首府、绿色家园正逐渐成为呼和浩特的新名片,生态文明理念已渗入到这座城市的肌理中。
“以前呼和浩特的春天,刮起风来那是豆大的沙粒往脸上打,天是灰灰的,人是黑黑的。可你瞧瞧现在,天也蓝了,水也清了,空气也越来越好了!”市民庞杰说起呼和浩特的变化高兴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的实际行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呼和浩特形成生动实践——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进展,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逐步淘汰,居民清洁炉具替换全面开展,2018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72天,空气质量达标率81.9%;碧水保卫战步伐加快,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劣五类水体消除任务全面完成,建成区7段黑臭水体治理基本完成;净土保卫战成效明显,大青山范围内采石采矿作业全面停止,重点行业企业土壤基础信息调查基本完成,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监管清单全面建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大青山前坡生态综合治理全面推进……
让绿色成为最普惠的生态福祉
位于呼和浩特北部的大青山前坡,蓝天、碧水、青草、白云相映成趣,如今已成为呼和浩特“绿肺”。
要一座青山,还是要一堆石料?治理之初,成为摆在执政者和居民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选择没有悬念,93家采探矿企业一律关停,上亿元的年产值被舍弃。2012年,大青山前坡生态保卫战全面打响,各类生产开发活动被勒令一律停止。
这样取舍,真的划算?“以前村村生产石灰、腻子粉,处处冒白烟;现在,农家乐、庭院经济、林下经济、休闲观光产业红红火火。”今昔对比,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已经给出明确答案。
这只是呼和浩特市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行动之一。
“全市上下一定要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久久为功,为筑牢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在前不久举行的呼和浩特市“绿化青山 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启动仪式上,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王莉霞表示,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在开学、结婚、毕业等各类纪念日开展植树护绿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美好生活。
呼和浩特市将从2019—2025年,用7年时间集中实施宜林荒山荒坡造林、沟壑河道综合治理、破坏山体恢复治理、生态资源保护修复、美丽乡村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生态移民、强化“两防一禁”、绿色富民产业等重点行动,完成综合治理任务300万亩。
绿色发展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生态必须优先,这是“红线”和第一位要求;发展必须绿色,这是“底线”和最根本出路。作为我国北方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呼和浩特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率先破题,生态账越算越细,经济发展新逻辑愈发鲜明。
曾是自治区级贫困县的清水河县,近些年开展大规模生态造林,发展林果产业,创立起品牌,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将农民利益紧紧联结到林果产业链上,昔日不起眼的“小野果”正成为带动乡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借力“生态+”,逐梦“绿富美”,让产业链串联致富链。呼和浩特的绿色崛起,不仅是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更是一条生态惠民富民之路。
作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坚定不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守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的指示要求,把生态优先体现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3条红线,坚持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区域环评制度,坚决守住不上落后产能项目的底线,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的自净能力范围之内;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围绕到2022年前全市新增绿化面积250万亩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九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推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供热体制改革、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用地分类管理、大青山生态修复……尽快实现主城区“无煤化”、地下水采补平衡等目标;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考虑上中下游差异,加强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建设,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首府经济和人口承载力,进一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真正把境内黄河打造成为人民的幸福河。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良好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每个呼和浩特人也都在努力成为绿色生活的主角。
呼和浩特,正在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大美家园,让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幸福指数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