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丘陵遍布,沟壑纵横;这里,十年九旱,基础薄弱。
可就在这里,21万各族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不仅彻底摘掉戴了几十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还使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这,就是固阳,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塞北小城。
如今,穿行于固阳城乡,四通八达的路网、鳞次栉比的高楼、宽阔整洁的街道、绿树掩映的农村,宛如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绚丽多姿,美不胜收。
1全县整体脱贫摘帽
“一门一窗,人起炕光,地下半截水缸,炕上躺着有病婆娘。”是新中国成立前固阳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那时农业生产耕作原始,生产工具粗笨,粮食产量低,绝大多数人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生产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解决了温饱,但由于受诸多条件限制,固阳县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并未大幅提高。1994年,固阳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到2011年被调整为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固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突出“六个精准”,推进“五个一批”,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从为贫困户落实种养殖补贴到实现产业全覆盖,从引进龙头企业带农致富到投资建设利益联结项目,从贫困学生救助到贫困户住院费用兜底报销,固阳县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将一项项“真扶贫”的行动落实在了全县每个贫困户家中。
2017年,固阳县25个自治区级贫困村全部退出。
2018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39户、8602人中,已脱贫4031户、775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5%。
2019年,顺利通过自治区级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验收,一举摘掉了戴了25年的“贫困帽”。
“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我们的目标是‘不落一人’。”下湿壕镇电报局村第一书记张俊说,“下一步,我们还要开发文化旅游小镇建设,做好脱贫摘帽之后的巩固工作,让已经脱贫的群众不仅在资金上脱贫,更要在思想上脱贫,激发他们持续、自主致富的原动力,力争使他们能够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如今的固阳县已经基本形成钢铁产业、镁产业、新能源产业、建材产业、煤炭综合开发利用5大工业主导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谁曾想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固阳县农业耕种基本停留在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上,工矿业几乎是空白,只有几家用土法采煤且采掘量很小的企业。
2018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竣工项目5个。投资超百亿元的50万吨轻金属材料加工项目已投产,配套2×3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也即将投产。高效节水灌溉累计达到29万亩,旱作覆膜达到22万亩,种薯使用率达到96%,肉羊改良率达到61%。新增中国地理标志商标4个,总数达到8个;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家,总数达到22家。建成包头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4个永久性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春坤山景区创建为4A级景区,秦长城、马鞍山景区完成收购,与包头城投集团签署合作开发建设协议。包头市金山工业园区被列为自治区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自治区沿黄沿线重点工业园区、自治区第八批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成功获批国家第三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确定为自治区深化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一串串数字,彰显着党和政府的情怀;一项项民生实事,托起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牛牛车,慢悠悠,三天三夜到包头”,这句流传于当地的民谣,道破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固阳县的交通状况。到1990年底,境内仅有包白线、固集线、固查线3条干线公路通过,全县公路里程156.6公里。2008年实现村委全部修通砂石路,少数村委修通油路或水泥路。
近年来,固阳县因地制宜,提出了“先急后缓、建养并重”的工作思路,统筹兼顾、合理规划,使路网连通的“千条线”,有序穿过“四好农村路”这根针,2015年,全县98个村委全部修通油路或水泥路。截至2018年底,境内公路总里程2039公里,其中国道75公里、省道159公里、县乡公路1805公里。2017年12月,固阳县顺利通过自治区考核验收,评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越来越畅通的农村道路交通网格成为了固阳县摆脱贫困的有利条件,昔日的大后山贫困乡村正在悄然发生凤凰涅槃式的蜕变。如今,一条条连接十里八村的镇村公路成为联系党和群众的“民心路”、助力脱贫攻坚的“致富路”、服务乡村振兴的“希望路”。
4水利建设不断推进
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县有水渠61条,吊水井500眼,辘轳井200眼,水车井8眼,低标准水浇地500公顷。新中国成立后,固阳县水利建设发展较快。1952年,县政府号召开渠打井;1957年开始打大口井;1958年开始修水库;1963年建高灌站;1973年开始大规模搞机电井建设;1986年以后,又搞堤防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截至1990年,全县共建成水利工程2400多项,发展水浇地14666公顷。阿塔山水库于2008年9月工程开工建设,2011年9月竣工,以供水、防洪为主,总库容量为6464万立方米。2015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为30.6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9.72万亩。2018年,固阳县重点抓好以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滴灌)、抗旱应急水源为主的农民增收增效工程和农业供水工程,以农村安全饮水、城镇供水为主的民生工程,以“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为主的生态工程,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4.2万亩,新建井房171座、配套水泵171套、排水井1047眼,新建堤防及护岸工程17.328km,新建护井坝6座、泵房11座,铺设管道1.72公里。
5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住房普遍破陋,以住单间土房或单孔土窑者为多。近年来,固阳县相继实施了农村危房改造、村舍规划、新村建设等项目,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明显提升,1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
同时,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按照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总要求,全面提升城镇服务功能。新建了怀朔大街、惠和路、云中路、林荫南北路、体育路等,对阿拉塔大街、北魏大街、民主路、南门二条巷进行了拓宽改造。随着道路的不断延伸发展,相应的供热、供气、污水、雨水等管网设施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
公园广场遍布城乡各个角落,依托旧城区高低错落的地形,高质量建设“知行公园”,宛如绿色丝带的木兰公园横亘在新区中部,成为城市的“绿肺”。荣泰广场、希望广场、中心广场,无数彩色的盆景、花卉、绿植将城市装点的色彩缤纷。一个个干净舒适、充满乡土气息的乡村广场成了人们纳凉避暑的好去处,晚上能歌善舞的大爷大妈还跳起了广场舞,一派热闹欢乐的景象。
住宅小区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惠和小区、惠泽小区、廉租房、公租房,住房保障体系逐渐完善,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雨竹花园、阳光锦城、明馨佳园、郁秀佳苑等一批“十万平方米级”的商品房小区陆续投入使用;佳雨花苑、聚德景苑、锦绣四合院等高端项目为群众带来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6教育质量大幅提升
1950年,固阳县人民政府接管原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调整后有学校31所,在校生2000多名。1991年,全县有190所完全小学、18所中学。1997年,公益民中学更名为固阳三中,2000年固阳一中、二中实行分流办学,固阳一中为纯高中。2000年至2011年,乡下中小学相继撤并于城内中小学。截至2015年,全县仅保留城内的5所小学、2所中学、1所高中、1所职业高中。2015年之前,全县仅有2所公办幼儿园,最多能容纳幼儿400名,难以满足适龄儿童按时接受正规学前教育需求。近年来,全县新建、改扩建9所幼儿园,可容纳幼儿2300名,4所公办幼儿园全部为市级示范园,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了95%,普惠性幼儿园入园率达到92%以上,超出全市10个百分点。2016年以来,中考市重点学校上线率分别达到10.9%、13.5%、15.1%和15.2%,上线率逐年提高。2016年和2018年中考勇夺外五旗县区状元,特别是2019年固阳二中学子以605分的高分勇夺全市中考总分第二名,取得历史性突破。2016年高考包揽外五旗县区理科状元和榜眼。2017年高考摘取外五旗县区文科状元。2018年高考2人达到600分以上。高考本科上线率从2016年的61.3%逐年上升,2019年达到79.6%,创近10年来最好成绩。
创新驱动,以研促教,发展内涵,固阳县稳步提升的教育质量不断回应了群众的殷切期盼,全县高考上一本线人数连年攀升,2019年一本上线率和完成率均远超全市任务指标,其中一本完成率达到310%,较2016年翻了一番。
7医疗卫生提档升级
“30多年前看病,公社卫生院只有一些简单的医疗设备和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老‘三件’,轻点儿的病不如去找村里的‘赤脚医生’,严重点的病就得走几十里的路进城看,来回路上折腾不说,还耽误病情。”说起看病,今年72岁的怀朔镇白灵淖村民李二贵不禁感慨,“现在好了,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卫生院的医疗条件也越来越好,看病也不费事了。”
1978年,固阳县有县属医院1所、县属妇幼保健所1所、中心卫生院4所、公社卫生院13所,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26人,全县医疗单位共有病床199张。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全县已经建立起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全县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截至2018年底,全县有县直医疗卫生机构5个,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所,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所,镇卫生院10所,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80所,全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578张,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499人,全县总诊疗340535人次,其中门急诊316053人次,健康检查人数5297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数46755人。
8生态建设成果丰硕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鼓励植树造林,到1990年,全县有天然林面积7406公顷。2000年,固阳县被列为国家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并于2002年全面启动实施。到2007年,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12.064万亩,荒山荒坡还林28.2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党的十八大以来,固阳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咬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放松,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5年以来,固阳县立足深度贫困地区县情,找准“穷根”,牢牢拧紧生态保护“紧箍”,以“生态产业扶贫、生态补偿惠民”为主线,在退耕还林、林业工程建设、聘用森林管护人员、扩大森林生态效益基金补偿、工程雇工获得劳动收益和发展林业产业增收等方面充分利用贫困户的劳动力、土地和现有产业资源,因地制宜把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生态扶贫新路子。
2015年至2018年,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62.1225万亩,涉及退耕农户21887户,约56906人,累计发放政策补助资金34721.03万元。完成退耕还草7.7607万亩,涉及农户2355户,累计发放政策补助资金3254.56万元。2019年,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25.1175万亩和退耕还草工程4.0393万亩,林地保有量达到290.6万亩,生态建设成果丰硕。
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今天的固阳县人民,群思聚力,不忘初心,以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斗志、务实苦干的工作作风,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为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