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精心呵护人民健康

2019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现场。
2002年8月5日,疾控中心门诊为患者接种狂犬疫苗。
2003年疾控人员全力抗击非典。
疾控中心主任王文瑞发布《内蒙古健康白皮书》。
疾控人员宣传健康生活方式。
2008年5月17日第二批医疗队赴川抗震救灾。
鼠疫疫情应急演练。
▲2008年,防疫队在汶川地震灾区现场重温入党誓词。
  □高玉璞 徐驷红 惠春霞

  自从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受到各种传染病的困扰,可以说人类发展史也是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

  “人生七十古来稀”,曾经是中国人对长寿的向往,因为70年前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指标。1949年,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为35岁,1957年为57岁,1981年为68岁,2018年增长到77岁。我区人均预期寿命为76.78岁,与全国居民预期寿命水平基本持平。节节攀升的数字,见证了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飞跃。 

  内修外练 危难之际显身手

  1947年7月,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再次发生人间鼠疫后,1949年1月,自治区正式成立内蒙古人民防疫队,以防控鼠疫等急烈性传染病为主要任务,这是自治区最早的防疫机构。1953年蒙绥合并后,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卫生防疫站,下设防疫科、卫生科、检验科、管理科。2001年,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由原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内蒙古结核病防治所合并组建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疾控中心以业务管理、技术指导、科研培训、质量控制为主线,承担全区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等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环境和学校卫生等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与干预工作。

  近年来,疾控中心在疾病控制、卫生应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成绩斐然:4个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1项、自治区创新专项2项、自治区草原英才和传染病防控创新人才团队2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40余项;获评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卫生健康委服务百姓健康先进集体;主编专著17部,发表论文401篇,其中SCI8篇,EI1篇;是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硕士培养单位,是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培养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5名。

  2011年,内蒙古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组建成立,通过培训,整个队伍具备了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尤其是野外应急作业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实现了移动指挥通讯、应急移动实验室、消杀和生活保障于一体的综合应急作战体系。近3年,全区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8起,均得到有效处置。尤其是2019年以来,为有效应对频发的鼠间鼠疫疫情,通过关口前移、加强主动野外监测等手段,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处置了20余起鼠间疫情,无一例人员感染发生,且我区已连续15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疫情。在鼠疫、炭疽、乙脑重大疫情现场,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现场,卫生应急队伍在一线;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有卫生应急队员的身影。

  不辱使命 忠诚履行神圣职责

  疾控中心设15个实验室,包括理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等。检测仪器设备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飞行时间质谱仪、核酸提取仪等先进精密仪器。疾控中心通过国家计量认证项目达993项,可开展水质检测106项,平均每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疾控中心组织的能力验证、考核项目达40项,优秀率达95%以上,进入全国先进省级疾控中心行列。脊灰实验室连续25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能力验证考核;麻疹实验室连续12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能力验证考核;流感实验室被批准为省级流感参比中心,创建了全区流感网络实验室,在国家考核中,内蒙古连续12年考核全部优秀;轮状病毒检测连续7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考核,成绩均为优秀。在全国放射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能力3项(水中总放射性测量、低本底伽马能谱测量和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中结果全部优秀;在污染物监测质控考核中全国排名第二,分子溯源操作能力全国第二;在国家食药总局组织的质控盲样考核中,全自治区仅疾控中心一家结果全部满意。

  鼠疫监测启动了无人机踏查技术,并在各盟市和部分高风险旗县开展鼠疫核酸检测,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效率。盟市水质检测能力均达到106项(全部项目),103个旗县市区水质常规指标检测能力基本全达标。全区免疫规划各种疫苗接种率均保持99%以上,全区连续26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白喉连续25年无病例报告。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四个最严”要求及2019年新出台的《疫苗管理法》,疾控中心进一步保障全区疫苗接种安全有效,2019年8月,全区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实现了全区疫苗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管理、疫苗储运全过程冷链温度监控、预防接种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

  截至2019年6月底,自治区的结核病病原学阳性率达到了43.2%,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达到了84.6%,菌阳新患者耐药筛查率达到了82.9%,肺结核涂阳患者治愈率达到92.9%,均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2019年启动实施了耐多药结核病防控工作专项行动,切实解决了耐多药患者的纳入治疗和救治问题。

  2019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率达到100%;为3万多名群众提供了心血管病高危临床筛查,为22.7万人提供了脑卒中筛查与干预服务。

  疾控中心开展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2018—2020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地方病全覆盖监测工作。目前,全区103个碘缺乏病病区保持消除状态,85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旗县有18个达到控制标准,28个饮水性砷中毒病区旗县11个达到消除标准,18个大骨节病区旗县12个达到消除标准,12个克山病病区旗县6个达到消除标准,地方性砷中毒全区连续13年无病例报告。

  近5年,疾控中心完成职业健康监护、职业体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和现状评价50余家及部分医疗机构400余台放射性仪器设备和4000余人次个人剂量监测;完成大型集中空调卫生学评价40余次;在全区103个旗县市区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在全区1090个城市监测点和1060个农村监测点开展饮用水质监测。

  从1947年的鼠疫流行,到疾控中心李建云博士走出国门代表中国赴马达加斯加援助鼠疫防控;从1953年的全区传染病报告1188/10万下降到2018年的365.18/10万;从2005年全区有60%的乡镇级医疗机构实行了传染病计算机网络直报,到现在的网络直报率100%,直报系统彻底改变了全区传染病报告管理的模式,是全区公共卫生领域管理与建设实现的一次重大变革。

  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还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每一次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来临,疾控人必定奋战在第一线。他们临危不惧、无私奉献,只为守护各族百姓的健康;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健康内蒙古,始终坚守在疾病防控的岗位上。

  本版图片均由云磊、庞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建功新时代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国内新闻
   第09版:特别报道
   第10版:特别报道
   第11版:特别报道
   第12版:特别报道
   第13版:建功新时代
   第14版:建功新时代
   第16版:建功新时代
   第17版:建功新时代
   第18版:我们在行动
   第19版:我们在行动
   第20版:我们在行动
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精心呵护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