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矗立在祖国北疆风景线上的“初心”地标

◎文/图 《鄂尔多斯日报》记者 张晓艳
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干部职工祝福新中国七十华诞。
  暮秋的鄂尔多斯高原,草木零落,原野空旷。但一走进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便感受到了寂静环境中扑面而来的热闹,穿流而过的车辆、人来人往的店铺、聚精会神的学员……

  这些流动的图景都有一个朝向——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这里是鄂尔多斯市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基地、研讨民族问题与交流民族工作经验的平台、开展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窗口、联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干部的桥梁。呈“凹”形的灰色大楼,把党的民族政策方针、党校教育的强大能量、民族团结的时代要求,还有鄂尔多斯的魅力、鄂尔多斯的底蕴、鄂尔多斯的精神聚拢于一节节生动鲜活的课程,化作一批批少数民族干部的知行合一。

  时代的洪流奔涌而浩荡,广大民族干部的梦想如何抵达远方?鄂尔多斯民族文化的火种如何点燃希望?这片热土上民族团结的芳华如何化作磅礴力量?

  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这是一座无声的地标,应答所有的疑问,如同指引的航标!

  模块教学“活起来”  干部信念“定下来”

  在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一场场扎实有效的精神大餐接连不断,如春雨落地,让学员们脑洞大开,视野提升;他们进农牧区、近农牧民,走出去,换脑筋、开眼界,开天窗、转频道,在体验和实操中获得内在提升……

  1992年,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科技培训中心成立,1997年,更名为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2009年,经市政府批准,从东胜区迁建到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2011年12月3日建成启用。历经岁月更迭,如今的中心占地面积24393平米,建筑面积13193平米,可同时容纳学员300余人。完备的硬设施和软服务成为广大学员的“充电站”。

  干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更是民族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引擎。不论易名还是迁址,中心始终以党内政治文化聚焦为主线,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党性教育。

  特别近两年来,中心以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干部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宗旨,承担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统一战线其他领域代表人士、统战干部的培训工作,承办了党委和政府举办的有关专题研讨班,成为民族文化、民族干部、民族团结的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

  由此,中心以全面提高民族干部综合素质和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强化党性教育的前提下,努力在培训质量、特色、品牌上动脑子,在彰显“民族”特色上下功夫,教学改革创新成效显著,课堂质量不断跃升新层级。

  紧扣“民族”特点,创新优化民族类特色课程。中心引入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关于“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民族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理论和实践”等特色课程。丰富完善的课程体系变“普通话”为“地方话”,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性党史党风教育、国情区情社情教育、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族基本知识、民族团结教育等“大主题”与鄂尔多斯文化、荒漠化治理经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民族地区红色革命文化、生态建设示范、经济转型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等“小切口”之间建立了纽带,形成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培训基地和实训平台。

  同时,中心强调课程的“贴近性”,推动“一室一课”建设。加强与国家、自治区民委、 鄂尔多斯市民委的沟通合作,设置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城市民族工作”“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发展”等与民族工作关系紧密的一批专题课,目前“一室一课”已涵盖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民族经济、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等方面,共设计8个教学模块,近100余个专题课程。成功打造了以理论教学、现场教学、结构化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民族特色课程体系。每个模块均采取课堂讲、现场看、场景悟、研讨谈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集中诠释教学主题。

  一直以来,中心都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学员“点课”、中心“配课”,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武装始终摆在第一位,重点突出党性教育、理论教育和知识教育,打造四维度立体化培训体系,注重抓“短板”,补“缺陷”,治“未病”,把党员干部引进讲堂、引向现场、引向实践,充沛思想之“电”、补足精神之“钙”。

  这样的“硬框框”,有效解决了干部教育中“学而不信、学而不化、学而不用”的问题,找准了让民族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好方法,为培养和造就“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和“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 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 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三个特别”的民族干部队伍铸造了一个“大熔炉”。

  一节节形式多样、鲜活生动的课程起到了烛照人心的作用,让民族干部的红色信仰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坚实。2018年4月,在参加完鄂尔多斯市纪委监委系统综合业务培训班,深入学习了相关课程后,康巴什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邬海荣写下这样的感悟:“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懂法律知识、政治法规,更要精通党纪党规。”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的主业和主责,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课程体系,才能真正让教育入脑、入心、入行,才能进一步让民族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正能量。”中心主任王建介绍说。

  各地学员“引进来”  民族文化“走出去”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来自吉林、云南、广西、上海、湖南、江苏等全国各地的学员,通过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这个平台,置身鄂尔多斯大地的山山水水,感受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脉动,体会民族团结在这里绘就的和谐美景。

  2017年8月5日,来自吉林省松原市的少数民族干部素质培训班在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开班,学员付小东是松原市前郭县东三家子乡党委副书记,6天的学习让他收获颇丰,特别是在成吉思汗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了“从爱国主义角度系统了解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的现场教学、聆听了“鄂尔多斯改革发展转型实践经验及民族团结政策的具体落实”专题讲座后,他对鄂尔多斯民族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传承蒙古族文化的终极目的是传承其民族精神,我所在的乡镇也是蒙古族的聚居地,与鄂尔多斯的民族文化有很多一脉相承之处,通过这次培训,我从鄂尔多斯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会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努力使乡党组织成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的主心骨。”付小东深有感触地说。

  时隔一年后的2019年8月,中心又迎来了“农工党上海市委会、江苏省委会、内蒙古区委会‘不忘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培训班”,在赴鄂尔多斯现代羊绒工业园现场学习“民族特色产业发展”这一课程后,数十位学员围坐在一起,感慨不已:“原来‘鄂尔多斯’这个牌子有这么多的故事,而且在市场上的话语权这么重,简直超出想象。”从此,他们的印象不再停留于“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这句广告语上。

  鄂尔多斯文化,在于此,却远不止于此。

  面对民族文化的“富矿”,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始终努力构建全方位的民族文化传播载体,让民族文化的“盆景”成为鄂尔多斯高原亮丽的“风景”。

  该中心一方面,强化阵地建设,在教学基地打造民族文化特色专题长廊。另一方面将民族文化传播“嵌入”课程设置中,举办“鄂尔多斯婚礼”研讨班,“首届鄂尔多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讨会,并在各类培训班学员中开展“民族团结好故事大家讲”主题征文、“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微信答题、学跳民族舞和民族服装秀等活动,受到学员的一致点赞。同时,要求学员在学习培训期间精读一本书、写一篇调研报告、记一本读书学习笔记、登一次讲台和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或意见,组建“学员论坛”,加深学员对参观学习点的“文化印象”;组织学员参加徒步行军、拓展训练,在现场教学中体验鄂尔多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特色内涵。

  为了广泛传播鄂尔多斯民族文化,中心还组建了200余人的外聘教师库,并与市委党校、城川民族干部学院等单位合作实现互助合作衔接式培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共建的“一中心多基地”办学格局和民族干部培训基地群基本形成,而通过来自各行各业的能人,让越来越多的鄂尔多斯好故事、鄂尔多斯好声音“飞向”大江南北。

  如今,中心“段位”不断提升,荣光持续“加冕”。2011年12月,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民委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少数民族干部培训中心;2016年3月,被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确定为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基地;2016年7月,被国家民委确定为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实践教学基地;2016年8月,被自治区民委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标准音西部培训测试基地;2017年6月,被自治区民委确定为八省区蒙古语文翻译工作培训基地;2018年8月,被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确定为中国作家协会鄂尔多斯文学创作基地;2018年10月,被市民委确定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18年11月,被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全市党性教育基地。

  清华大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陈威说:“在这里,我们感受到鄂尔多斯的包容态度、创新氛围和拼搏精神,并被深深打动。农耕游牧文化的交汇、新老产业的转型以及热情、开放、团结、努力的文化精神,让我们深受感染。”

  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犹如一株风信子,将鄂尔多斯民族文化的种子播向各地。同时,各地学员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里正在成为民族文化交融、交流的漫漫沃野。

  实践课堂“接地气”  服务百姓“冒热气”

  走进伊金霍洛镇石灰庙村吉格塔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栋栋大棚里,各种蔬菜长势喜人,西红柿、黄瓜、茄子还有各种绿叶菜,已经进入采摘季。

  这里距离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仅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是中心的体验式教学点之一。“学员们来了,既能在劳作中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关键是带来了人气,比我出去做广告强多了,我这些绿色产品就不愁卖了,而且还能带动村里的旅游业。”负责人康小平笑着直言。

  “为啥来这里?离家近呗,又不耽误照顾娃娃,每天110元工资,而且能长期做,比出去打工好。”正在打掐西红柿苗木的高娃一口气数了好几个理由。

  在民族干部培训和当地农牧民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中心+干部+实践+百姓”的教学模式,在“精准培训”和“服务人民”之间寻找“连接符”,恰是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的创新之举。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近年来,中心切实在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和延伸教学上聚力量、做文章,在以伊金霍洛镇为中心50公里范围内,打造现场教学体验点,推动体验式教学和当地发展有效衔接、融合,努力解决干部教育培训中“大水漫灌”的不足,积极推进教学方式、内容由“单一式”向“多元化”转变,打破“灌输式”“旅游式”“走读式”教学,采取躬身实践、现场教学的方式,把课堂设在农牧民家中、田间地头。

  体验式教学实行“干、看、听、思、感”多样化培训模式,学员们在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教学中,实现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实打实服务。教学过程中精心穿插设计村支书讲解群众工作方法、老党员讲党课、座谈讨论、入户走访等环节,围绕村集体产业发展、教育医疗、旧村改造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地了解农牧民所思所盼,真切感受农村牧区在就医、上学、就业等方面与城市的反差。同时,在听民声、问民意中激发学员关怀基层、扶助百姓的热情,学员可现场为农牧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切实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了“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增长才干、历练作风”的效果。

  对这一点,来自苏布尔嘎镇合同庙嘎查的杨继荣体会颇深:“学员们一来,给我们带来了最新的消息、技术,还能为我们的发展出谋划策,让我们与市场对接起来。”正是得益于被列为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的体验教学点,听从了学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杨继荣破除传统观念在种养模式上重新“洗牌”,他看准了“牛市场”,转而发展牛产业,今年已见毛利。杨继荣言语里都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的感激之情。

  而龙虎渠村的支书高宝也很有自己的见地:“现在的好多年轻干部都不知道耕种、收获是咋回事儿,通过来我们这里实践学习,他们长知识了,也给我们输送了新观点、新理念。”

  目前,中心共建设体验式教学点3处,占地30余亩,年均接待培训班、考察团20余期,受众人数1000多人次,成为学员们破除实际工作中的“本领恐慌”,练好“内功”的“实战基地”。同时,有力促进了当地餐饮、住宿、土特产销售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一批农牧民“活了脑袋”“富了口袋”,各民族“抱团”奔小康的“同心圆”越画越大。教学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啥是初心,这就是初心,我们在学习培训中也能给当地老百姓做实事儿,还能了解农牧民的诉求,以后工作中肯定更有针对性了。”参加完现场教学后,学员王巴特尔深有感触地说。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一组组温暖的数据都在印证着鄂尔多斯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的美丽蝶变——每年举办各类班次50余期,培训学员4000余人次。“学员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当民族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服务民族工作大局和民委中心工作的职能进一步显现,民族文化不断产生“溢出效应”,民族团结持续产生“磁场效能”,更加温馨、更具智慧、更富活力的鄂尔多斯市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开始新的“起笔”,“打造民族干部教育品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大样”已定。

  千里奔涌,万壑归流。鄂尔多斯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这个矗立在祖国北疆的“初心”地标愈加光彩熠熠,一批又一批民族干部在这里接受洗礼后,肩负使命担当,整装再出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文/图 《鄂尔多斯日报》记者 张晓艳
~~~◎文/图 《满洲里日报》记者 赵瑞 闫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魅力内蒙古
   第06版:建功新时代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先锋
   第09版:党报联盟·靓点
   第10版:北疆大学生
   第11版:悦读
   第12版:文摘
矗立在祖国北疆风景线上的“初心”地标
让“守望相助”理念 在边疆口岸地区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