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部反映“模范自治区内蒙古精神”的影片《海林都》问世,影片中内蒙古人民与祖国难中相帮、苦中相济的“守望相助精神”、“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的蒙古马精神、“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乌兰牧骑精神,在人物命运和矛盾迭起的故事中熠熠生辉。
影片反映的是半个世纪前中国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1960年自然灾害造成的饥饿蔓延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的乌兰夫向党中央请缨,把3000多“国家的孩子”接到内蒙古,由草原母亲抚养。一场持续的“大拯救”行动,关涉到众多草原家庭。有人说,“美德,就是把自己最需要的赠予别人”,对于草原母亲来说,争先恐后地收养孩子却出自本心,由此体现出了另一种境界的文化高度。
“海林都”,蒙古语,即“爱之歌”。爱谁?谁在爱?为什么爱?怎样爱?影片的名字带着一系列问题不断挑战着观众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知,各种悬念随之产生……悬念携带着情节,情节激化着冲突,冲突蕴含着思想,思想凸现出境界,就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交织中,将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凝聚成了合力。当观众设身处地从领养孤儿的草原母亲的具体生活和情感出发,去感受那并不遥远的生活,重新认识“守望相助”的史实蕴含的内蒙古精神时,草原文明的历史根脉和现实意义便感人至深。
在中华文明大视野中,草原文化特色鲜明。当自然灾害漫及全国之时,为什么会有几千名草原母亲“为国家分忧,为政府解难”?为什么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乌兰牧骑首先出现在祖国正北方的内蒙古,且能得以传承?影片中令人难忘的情节就是最好的答案。
为了让刚刚来到草原的孩子们逐渐适应北方的衣食住行,妈妈们搭建起集体宿舍一样的大蒙古包。孰料,仅仅几天,就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引来了狼群。这时,只有几位年轻的妈妈守护孩子们。伴随着狼嚎,勇敢的乌兰牧骑歌手阿柔娜手持猎枪第一个冲了出去,却不知该怎样对付越聚越多的狼群。一边是饿狼,一边是万分紧张的女主人公,相持不下。就在镜头切换速度不断加快时,巨大的视听反差出现了:从蒙古包里竟传出了悠悠的歌声,这是一首草原上哄娃娃睡觉的摇篮曲啊,阿柔娜不禁一怔。舒缓悠长的旋律,平和平静的音色,把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慈爱飘了出来。这时,一个特写镜头,是那只雄壮的头狼在听。没错,狼听见了,愣住了,停下了,进攻的狼群也随之止步不前。歌声依然在飘荡,只是多了几分祈求般的悲怆和苍凉……是啊,刻骨的母爱是世上一切生命之共性。大爱的力量倘能打破人与狼之间物种的界限,充满母爱的摇篮曲就会打动每一颗砰砰跳动的鲜活心灵,包括人类,也包括狼群……最终狼群慢慢退去,则是已然中的可然了。
草原生活和草原文明的深度在哪里?这个深度能让我们“收获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吗?”影片中又一个情节与此相呼应,继续揭示并印证着深度非凡的草原文明。一只初为母亲的骆驼一直在踢着要吃奶的驼羔。都兰奶奶便伴随着马头琴的旋律唱起了千百年来流传在草原上的那首神奇而神秘的《劝奶歌》。歌中只有简单的三个音节,没有一句语义明确的歌词,但母驼听懂了,默默地流泪了,慢慢地接受自己的孩子了。是啊,歌词,是人类的语言,框定着人类的思维,局限着人类的交流。而母爱,是超越人类,超越各种生命的。当饱含着母性情怀的旋律和音色,能够唤醒母牛母羊母骆驼等一切母亲的慈爱时,狼,能够从摇篮曲中听出母亲的怜爱、珍爱、仁爱,也就可以理解了。由此可见,崇尚自然,尊重生命,用理解大自然规律之心去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草原文明的灵魂,也是“爱之歌”的文化根脉和强大力量。
纵观整个故事结构,有三个内涵相呼应的情节构成了主题的支点,一是草原上的人们怎样对待“坏人”,二是草原母亲如何对待外人,三是草原民族怎样对待伟人。
毋庸置疑,每一个孤儿,都是带着自己的故事来到内蒙古大草原的。童娅(即萨仁),孤儿中最抢眼的那个漂亮而伶俐的小姑娘,五六岁了,却是个“哑巴”。新婚的阿柔娜领养了她,百般疼爱照顾她,她依恋这位年轻美丽善良慈爱的“妈妈”胜于一切。当阿柔娜为乌兰牧骑的工作要离开她时,小姑娘突然不顾一切地大声喊了出来“妈妈”。顿时,清脆的童声延宕在绿绿的草原上,也震惊了所有人的心。原来,父母被打成右派后,她曾被人收养。可是,收养人怕受牵连,最终还是将她送进了孤儿院。从此,“我是坏人的孩子”的恐惧,使童娅再也不敢说话。童年,禁声,多么令人心痛。这又是一个多么有深度的情节啊!人与人之间的仇恨,让健康的孩子变得畸形;人与人之间的大爱,又让畸形的孩子回归健康!而爱,在草原上又是具有强大传承力的。
7年后,南方的恩师莫尔根被冤为“阶级敌人”惨遭批斗,这个被蒙古民族养大的汉族小伙子会怎么办?当南方不顾一切为恩师求医,遭到拒绝后竟以死相逼时,慈爱和正义就是草原文明的根脉在每一个“国家的孩子”心里日益茁壮。若细究那些整人的人的动机,有的是盲从,有的是幼稚,有的却是为一己私利而异化甚至是泯灭良心的。与此相比,草原牧民却以最质朴、最纯洁、最善良的本心,为“坏人”撑起了一片生命的蓝天。由此可见,《海林都》是一部“为历史存正气,为民族聚精神”并以此缩短人和人之间心灵距离、让同胞与同胞更加友善的电影杰作。
那么,草原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外人的呢?你看,阿柔娜刚刚怀上自己的孩子,却为保护即将被沙尘暴卷跑的萨仁,从奔马上摔了下来。流产,使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让全家人失去了一份期盼,但小萨仁却没有因此失去爱。你看,倔强而自尊的小南方一面说“我有妈妈”,一面坚拒任何人收养。智慧的都兰老奶奶竟逆向思维,一句“那你就收养奶奶吧,好吗?”让观众唏嘘不已!你再看,蒙古包前,院长妈妈正在打自己的孩子,原因是孩子口无遮拦在向她“发飙”:“我要是知道你把好吃的、新衣服都给了他们,我也去当孤儿了!”而妈妈一边打儿子一边在流泪……大灾之年,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还要再养两个外人的孩子,确实困难重重。然而,“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倔强,是蒙古马的精神,也是马背民族的民族精神。乌兰夫主席之所以向周恩来总理承诺 “收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就是对善良的草原人民的信任、对民族文化的信任、对共产党领导力的信任!在此,“承诺”,就是不用宣誓的誓言,是内蒙古人民恪守信义、言必行、行必果的做人品行。
音乐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手法,与此相似,主创人员还塑造了一位蒙古族的“无名母亲”,这个情节感人至深!一天,乌兰夫主席来看望“国家的孩子”并慰问草原母亲。当乌兰夫主席在人群中大声问:“我还听说有人收养了六个孩子。这个伟大的母亲在哪里呀?”这位“无名母亲”淡淡地腼腆地一笑,并不言语。那件蓝色的蒙古袍,像蓝天一样纯净,善良淳朴的气质像草原一样厚重。当乌兰夫主席语重心长地叮嘱孩子们:“将来你们长大了,一定不要忘了好好报答你们的草原阿妈”,她却说:“我都跟他们说了,不用叫我妈妈,也不用报答。我只是替他们的妈妈把他们养大。”那些“国家的孩子”,可都是与她非亲非故的“外人”啊!就这样,“无名母亲”质朴无华的高尚灵魂深深打动了乌兰夫主席。当他一再向所有草原人民脱帽鞠躬,代表国家表达敬意时,在草原人民眼里,只要“与民心同构”,“伟人”就是亲人,民心就是党心!
在都兰奶奶、阿柔娜阿妈、朝鲁阿爸、莫尔根老师等每一个草原牧民的心里,“孩子是这个世界的未来!无论是谁的孩子!”所以,他们才能为了孩子、为了所有孩子的未来,奉献一切。由此展示出的是,作为“模范自治区”,内蒙古是以全体人民永远与祖国“守望相助”而成就“模范”的!
无可置疑,音乐创作也是《海林都》的一个耀眼的亮点。且不说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敖包相会》《北京的金山上》会在人物命运与矛盾冲突的节点恰如其分地出现,单就那首已经传唱了近70年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便令人感动不已。这原本是一首男高音独唱的抒情歌曲,节奏悠长而舒缓,在影片中却得到了音乐人独具匠心的创造性运用。每当乌兰夫主席出现在画面上,那熟悉的四分之四节奏旋律就会以四分之二的进行曲节奏作为背景音乐,高亢、坚实、有力,令人振奋,也让人踏实。而旋律连带出的歌词便回响在人们的心间:“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是自然生态的素描。“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叫你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是文化的自信,戍边的自觉。“这里的人们爱和平,也爱家乡,歌唱自己的新生活,歌唱共产党”,是强调共产党领导下民族团结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最后一段则是内蒙古人民发自内心的美好祝愿:“毛主席呀共产党,哺育我们成长,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回眸70年内蒙古艺术承载的“内蒙古精神”,讴歌英雄、讴歌民族团结、强调文化自觉、尽显民族特色,绝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一直是主流。当《海林都》这朵闪光的浪花告诉人们,“扎根生活沃土,服务人民群众”的乌兰牧骑这面旗帜,已经被“国家的孩子”萨仁和巴根从阿柔娜和朝鲁手里接过来,继而乌兰牧骑事业后继有人时,就会让人和人之间心灵更贴近,同胞对同胞更有善意,社会更加和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