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老党员最后的心愿

  □本报记者  于海东

  2月初,正当全国上下紧张战“疫”之时,87岁的吴玉环老人因病悄然离世。在生命弥留之际,她告诉儿女,作为一名老党员,自己最后一个心愿就是向党组织捐款1000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第二天,在她的病床前,家人拿着党组织给开的捐款收据告诉她:“您放心吧,款已经捐了。”听后,老人闭着眼点了点头。

  吴玉环老人是一名普通的离休干部,1933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任乌海市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副总会计师。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乌海大开发之际,她响应组织号召,从当时的工业热土黑龙江鸡西矿务局支援仍是一片荒芜的乌海。从此,她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这片土地,无怨无悔地从事了一辈子会计工作,成为乌海业内知名会计专家。

  据吴玉环老人的女儿胡丹希讲,老人一生豁达乐观,从不争名夺利,与人友善,即使晚年仍然开朗时尚,爱好广泛,从不排斥新生事物。不仅会弹电子琴、吹口琴、拉手风琴,还参加了老年大学舞蹈队,80多岁时还学会了微信聊天、扫码支付、手机银行等互联网应用。

  特别是老人教育子女十分严格,常常提醒子女在工作上要努力认真,不要走歪路。在老人心里,党组织分量最重。1989年6月离休后,本可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但当党组织找到她,希望她担任刚组建的审计事务所负责人时,她说:“干活可以,所长就让别人担任吧。”就这样她一干又是五六年。

  老人一生勤俭,家里的沙发修了两次还不肯换。但当听说全国都在抗击疫情,已被病痛折磨得不成样子的她仍要捐款。而且临终前,她给子女提了三个要求:其一,她去世后丧事一切从简,不搭灵棚、不吹鼓乐,不要扰民;其二,不许收礼,谁的也不行;其三,不通知亲朋好友,在外地的孙子辈都不许回来。

  胡丹希说:“母亲临终前的捐款和身后安排,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她最后一次用实际行动教育我们。”

  吴玉环老人生前常说:“我们那个时代的人都听党的话,不图名利,无私奉献,这也是那一代建设者身上最闪亮的人性光辉。”作为一名党员,老人用一生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国际新闻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自治区民委审定蒙古语文 信息化建设项目库入选项目
“驼背”村医包长命 23年无悔行医路
老党员最后的心愿
“民警服务队”是牧民的好帮手
贫困户的一封信 纸短情长 凝聚攻坚力量
为开学复课做准备
东乌旗警方破获一起特大涉疫电信诈骗案
满洲里海关查获1900只涉嫌侵权耳机
阿左旗:文明实践志愿者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云课堂教学质量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