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日寒的诗大多为短诗、短句,活泼、自然、富于变化,且喻指多多、与众不同,营造出的空间穿透性和诗魂在场性十分浓厚,使我们不由得不考量他悠远的诗意和含蓄的理性。
读海日寒的诗,感受到景与意的相兼,特别是他留白的风景,给我们以有生命、有情感、有意趣、有神韵的高境界的审美享受,“表现着与理想甚远的现实永不妥协的志气”,冥冥中人存在的终极意义仿佛被他的一颗诗心照亮。
总结海日寒的诗歌,有以下几个特征:
哲理性。法国诗人瓦莱里曾说:“诗人有他的抽象思维,也可以说有他的哲学。”同理,像海日寒的《瞬间·永恒》,其诗题就颇具哲理性。像他的《没有》,通过再现没有与曾经有的巨大冲击、反差,将我们深陷在矛盾的两面体中,进而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二者存在的微妙关系,最终如何取舍、权衡利弊由读者决定。像他的《空山曲·僧》凸显了僧的参禅境界,即世界为一,顿悟永恒。诗歌所传达出的境界有空灵之气,我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赋诗以哲理性,是用形象表达一种观念,是艺术至境的高级形象形态,它升华了诗的主题,渲染了诗的意境,既有深厚的内涵,又不乏诗意情趣,给我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发人深省的禅意,有益于现代人性的修正。
多喻性。海日寒的诗从字面上看似乎简单,但意境深,以有形创无形,常常产生出审美多喻性,不同的读者读后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回味无穷。如他的《灿烂》《吟》《独唱》《执着》等诗皆是这方面的代表。其中《独唱》全诗只有9行33个字,用大量的物象构成。在诗中,诗人没有明显写出悲喜的心境,而是将这些山、亭、松树、云等物象,加上修饰,最后进入主题——独唱,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意象。至于是什么意象,让我们自己驰骋想象吧,可以是自我表现的一道风景,可以是无人喝彩的孤独,也可以是寓意人生如戏、自己才是主角等等。《执着》的诗意空间也是多向的,我认为其意至少有三:一是人生有很多次选择,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二是世界之大,只有一条路适合你走;三是只要你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就得坚持,成全自己。总之,多重含义使诗歌之美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诗歌正是以它丰富而复杂的意蕴拨弄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之弦,勾起读者对它的痴迷。
求解性。当意象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时,便更能引起读者对“象下之义”产生一种不懈的求解欲望和冲动。我们读海日寒的诗,往往会遇上此类情况。如他的《人间曲·午》,单从表面上理解,他是用“瞌睡的太阳”“苍蝇不飞”象征夏日的炎热,用“蜗牛悠哉游哉爬进黄昏”象征夏日的漫长,仅此而已吗?如果是,我想诗人不会写这首诗,太简单太明了,那还叫什么诗?是不是诗人把生活比作熔炉,火热难耐,但喻意只要你横下一条心,坚持下去,就会百炼成钢?总之诗歌中的“空白”和“不定点”都有待读者去填充。又如他的《孤独》,是黑夜一直亮到天明的一盏灯,那分明是在修炼自己,让孤独变成我们的一种能力,这样就不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路……在此意义上,孤独是充电,是拄着思绪的走……依靠读者去寻找与诗意之间的联系,从而领会诗旨,这就是求解性。
荒诞性。我们读海日寒的诗,有的读不太懂,这类诗意象是荒诞的,它表现了一种朦胧之美。像他的《风儿曲·零》,由盛放的花、凋零是一首歌、凄美的音符、被风吹散、宛如叹息的火焰几种不合逻辑的部分组成,是诗人对这个世界的情感体验、意识能动,“是人的意图与现实之间残酷的紧张的较量”,一句“叹息的火焰”,使全诗活了,具有了奇崛幽深的意境,即是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至于如何抉择,因人而异。留白中有留白,意中还有意,颇值得我们三思而后行。其他如《境遇》《江南曲·幻》《如梦曲·影》等都属于荒诞诗。这些诗“有意创造出不合常理、不合常形的形象以达到揭示某种哲理或观念的目的”,唤醒我们对自身生活所面临的严峻事实的认知以及理性的思考。
以上是海日寒诗歌诸多特征里的几个方面。他的诗歌留白,风景独好。用海日寒的话说“诗歌不仅需要言说,还需要沉默,意在言外、境在象外才更蕴藉、更有韵味,留给读者的那些巨大空白才是诗歌的意旨所在。”
海日寒是蒙古族,用母语创作在他属于常态。可是上面我们谈论的诗,都是他用汉语创作的,这属于跨文化写作,而且写得独出心裁,自成一家,需要我们慢下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