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淡墨轻烟绕边墙

——“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之口子上村
口子上村长城保护员谢军。
口子上村明长城遗址。
中国传统村落——口子上村。
窑洞顶的墩台。
口子上村的四公主德政碑。
窑洞背山面水,参差错落。
明代清泉寺戏台。
石头垒砌的院墙,石片铺就的坡道。
窑洞窗棂。
古村一角。
  文化,对于一个地方而言,是根,也是魂。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不同地域有着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人文古迹、自然遗产等。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延续内蒙古乡村历史文脉,本版推出“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报道,目前已刊发9期。让我们继续领略这片土地上的古韵乡风、汩汩文脉。——编者

  □文/图  本报记者  阿荣  莎日娜

  一夜春雪,悄悄地飘落在黄土高原上的口子上村。绵亘蜿蜒的长城,错落有致的窑洞,素雅古朴的戏台,盘根错节的老树,披上一层白色薄纱。这座有着38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淡墨轻烟,清丽静穆,遗风古道。

  蕴藏丰富的历史信息

  三月下旬,在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黄土高原,沿蜿蜒逶迤的山路,走进中国传统村落——清水河县口子上村。极目远望,一条季节性河流从村中穿过。明长城盘旋于崇山峻岭,墩台林立,烽堠相望。那些与黄土高原浑然一色的窑洞,或依长城而筑,或背山靠崖,或妙居沟壑。

  “口子上村西接偏关,东连老牛坡,北经胶泥卯、大路梁,直达清水河。其南为雄伟的明长城,亦称边墙,通柏杨岭可入老营城。”清水河县长期从事文物工作的刘建国说。

  口子上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据史料记载,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在此建军堡,筑关隘,称五眼井堡。清雍正、乾隆年间,清廷在五眼井堡设办事机构,在明长城关口设卡收税,当地人称“衙门圐圙”,沿用200余年。民国时期废堡,在关口设税厅,成立稽查队。随着人口的迁入、稳定和增加,这里逐渐形成自然村落。

  “明清至民国时期,这里为关口要道。边贸开禁,关口大道往来驼商马队络绎不绝,或行商,或坐贾,一时极盛。以前口子上村有窑洞营房、税厅、衙门等遗址,关口还有木栅栏。”刘建国说。

  在口子上村南,明代五眼井堡遗址尚存。五眼井堡由砖石包砌,四角设炮台,只设北门,防御严密。《偏关志》记载:“五眼井堡在关(偏关)东一百七十里,明崇祯十年兵使卢有竹建,周广一里,东与平鲁接界,为内外两边之要隘。五眼井堡初设防守员兵,后设守备官兵共一百名,马一十二匹,所管边垣自大同平鲁卫丫角墩(位于丫角山山巅)起至水泉南海子止,周长三十六里。”五眼井堡位于丫角山北麓“老牛坡口”险要之处,是内边和外边会合之地。

  在口子上村猴儿山与丫角山之间,山险坡陡,是明代内外长城相接处,也是明代的重要隘口。明朝在丫角山上下及五眼井堡层层设防,构筑边墙七重之多。口子上村的外长城之外还有一道边墙,东连猴儿山半山坡的外长城,西跨丫角山北麓半山腰。猴儿山上的外长城是砖石包砌,墙基用大条石砌筑。长城顶部青砖铺道,并筑有敌楼。

  口子上村曾出土一座明嘉靖年间的石碑,碑文记载:“宁武长城有二百一十五里,敌台二百一十八座,腹里烽火台十八座,外边火墩二十三座。”而在五眼井堡一带就有敌楼、烽燧30余座,凸起于城墙外的墙台,如银线串珠一个一个地挂在山坡上,还有不少城堡错落在长城沿线。

  站在一座敌楼上眺望,长城、戍堡、烽堠连绵不断,在雪中愈显雄浑壮观。

  史料记载:“五眼井堡五里一墩台,一墩有五军(五个兵士),规定一军(一兵)有地五六亩。” “墩下置田建屋,召人耕种,每墩约得夫四名,每名约得地二十五亩,草屋数间,使其父母,妻子俱生于斯,聚于斯,葬于斯……”这使五眼井堡周边人畜聚增。坐商开铺,行商落户,寺庙戏台兴起。

  口子上村66岁的村民谢军是长城保护员队伍中的一员,他家的5孔窑洞依坡而建、坐北向南。窑洞的外墙上挂着巨幅“口子上村明长城”图片。围坐炕上向南便可望见连绵的明长城。他说:“每个星期,我都会徒步10余公里,巡查看护长城。村里还有几位长城保护员,6年来一直默默守护在长城一线。”

  在口子上村公主广场,四公主德政碑留存至今已有数百年。石碑正面刻 “皇清四公主千岁千千岁德政碑”, 背面阴刻 “日月流芳万世”“五眼井堡城守把总”,其余文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据史料记载,清康熙皇帝将自己的女儿和硕恪靖公主下嫁漠北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多布多尔济。“当年四公主携文武随从,乘马车离京,一路颠簸,从山西老营沿明代边墙驿道(官马道)翻越柏杨岭进入口子上。四公主在口子上暂住时,‘知闾阎之缺水也’,便命人将已废的五眼水井重新整修,‘浚其井泉以修之’,养活了周边百余户二三百人。四公主离开后,当地百姓念其好处,在她居住的院落立了石碑,立碑之处称‘牌楼街’。 ”刘建国说。

  因为有了边墙和关口大道,口子上这片荒芜之地才有了犁耕炊烟。那些走西口的人经过口子上,或定居,或前行。

  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

  口子上村丫角山下有一座望台,并筑有围墙。望台石砌洞遗迹清晰可见,村里的老人说这是明代驻守士兵的寝室,称“藏兵洞”。“长城沿线有不少带围墙的望台,留有明代守兵生活的痕迹。清末民初在边墙下挖掘窑洞居住,成为那时老百姓的一个普遍现象。” 刘建国说。

  那条蜿蜒的季节性河流将口子上村一分为二,村南窑洞多依明长城墙体而筑,有的窑洞有数百年历史。村北窑洞多背靠山体,石头砌筑。

  谢军家为村北的石砌窑洞,窗户上贴窗花装饰,窑内用白泥刷墙。“窑洞参差错落,一不留神,便会踱上人家的屋顶。这里大多是石块砌成的窑洞,石片垒起的院墙,石板铺就的坡道。”谢军说。欣赏一排排古朴的石窑,若说它考究刻意,却找不出哪一堵墙哪一块地,是用造型一致大小统一的石头打造,一切都显得浑然天成。如果觉得它随意简单,又不得不折服于匠人巧夺天工的手艺,将这里随处可见的山石打造排列,变成了居所,变成了艺术。村南的那些旧窑洞,简易的木门窗、立面的石墙上留下了岁月的印痕。窑洞里,一盘土炕,一张被磨平了棱角的木桌,一盏锈迹斑斑的煤油灯,留住了乡愁记忆。

  “窑洞择址讲究‘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建窑洞时,先垂直向下切出窑面,再向内挖掘窑洞。窑顶挖成半圆或尖圆拱形。”刘建国说。

  漫步古村落,传统建筑、长城墩台、弯曲坡道、小桥老树,构成了一幅古朴而美丽的画面。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口子上村的三关庙会,从明末流传至今。每到庙会时,清泉寺戏台就格外热闹。

  在村南丫角山北麓的缓坡上,一座硬山式顶的古戏台,坐北朝南,背对深沟,其周围峰峦相迭、烽燧林立,与山峦、长城相映生辉。这便是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1644年)的清泉寺戏台。

  清泉寺戏台南眺五眼井堡,西临明代边墙。这座明代戏台为砖木石结构,由台基、台身、台顶、观戏平台组成,为大木结构硬山式顶。戏台高8米、宽8米、进深7米。台基高1.5米,表层砌条石,白灰勾缝。台面砌片石,光滑平整。戏台内有6根支撑金柱,青石柱础石美观坚固。戏台内金柱处以隔扇为屏,分为前后台,隔扇右为出将门,左为入相门。隔扇上彩绘的花鸟、动物图案依稀可见。戏台前檐檩下伞柱上方施兽形柱头辅作。青色筒瓦由上而下弧线形盖顶。台口处由石柱衔接石板组成栏杆,上面刻有花草等图案。石柱上雕有雄狮、白菜、八宝灯等。

  据文献记载,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五眼井堡所辖村民募捐重修清泉寺戏台。“1982年,口子上村对戏台再次维修,在戏台东修建了2孔石窑。2015年,经自治区文物局批准,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原状”的修缮原则,对戏台本体进行维修。”刘建国说。清泉寺戏台是内蒙古保存完整的明代戏台之一。戏台建筑面积72平方米,观戏平台500平方米。

  近年来,口子上村利用明长城、窑洞等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传统村落之乡村旅游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口子上村,感受这座传统村落的独特之美。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弘扬传统文化·走进乡村”系列之口子上村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收藏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观察·兴安
   第08版: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公益广告
淡墨轻烟绕边墙
百年古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