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呼和浩特市打通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最后一公里”

  本报呼和浩特4月26日讯  (记者  郑学良)“老乡,您家年收入大概多少?有哪些收入来源?看病有没有医疗保险?”连日来,在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上秃亥村,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包联领导挨家挨户走访刚脱贫摘帽的贫困户,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领导干部包联包案机制,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路线、直奔基层、直插末梢的“四不两直”工作方式深入基层,通过成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组、制发实施方案、深入包联乡镇和督导部门开展监督检查,上访变下访化解基层矛盾、推进“三务”公开从“上墙”到“上网”、选聘脱贫攻坚义务监督员、以巡察促整改等方式,实现旗县区、乡镇包联全覆盖。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打通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最后一公里”。

  “现在村里的各项支出在村委会公开栏和手机上都能看到,知道了这些惠民政策和补助标准,俺们心里的疑惑也打消了。”在新城区哈拉沁村委会的‘三务’公开栏前,一村民作为义务监督员正在翻看着精准扶贫户的各项信息。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专项巡视、成效考核和中央巡视实地踏查提出的6个问题采取有效举措,快速行动。

  该市纪委监委对照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出18项整改措施并形成台账,对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向同级党委提出治理建议和解决对策,把整改过程转变为解决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推动工作的过程,切实解决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紧盯关键领域,继续深化对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腐败问题,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行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帮扶措施、帮扶责任、帮扶办法不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重点整治。

  “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加快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线索办理,精准运用‘四种形态’,严把案件质量关,建立未办结台账,集中力量消化信访存量,逐项销号,落实好‘双公开’‘双反馈’机制,确保交办问题线索如期清仓见底,案结事了,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呼和浩特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该市纪委监委对收到的中央第八巡视组交办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已办结77.5%,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组织处理8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保投资 保金融 保预期 保就业 保政策 强信心~~~
~~~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
~~~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
~~~
~~~行政审批服务开通“绿色通道”
~~~
~~~
~~~“一纸公告”引来200多名志愿者护鸟
招工寻岗位 报名学技能 贫困户见面会~~~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论道
   第05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6版:市场监管
   第07版:地方盟市
   第08版:公益广告
通辽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上流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赤峰高新区东山园区
巴彦淖尔市
包头市 发布高层次和 紧缺急需人才需求目录
褐煤发电清洁高效
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打通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最后一公里”
兴安乌兰牧骑 “线下”出精品 “线上“送节目
乌海市
兴安盟:“云就业”+线下服务“一网打尽”
春耕备耕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