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自然生态环境极为恶劣,乌兰布和、库布其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在此形成交汇之势。
这里,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属于我国“自然生态极为脆弱、生态产品极为短缺、生态灾害极为频繁”的“三极”地区。
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乌海人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为了守住黄河生态安全屏障,愚公移山般坚韧不拔持续播绿,为我国干旱荒漠地区的防沙治沙提供了成功范例。
万木葱茏的夏日,在乌海湖上泛舟东望,高耸连绵的甘德尔山映入眼帘。在这座乌海市最高峰上,引人注目的不仅是矗立山顶、巍峨壮观的成吉思汗雕像,还有那自山脚绵延至山腰的“绿色飘带”。
此情此景,老乌海人都会发出一声感叹:乌海能拥有这样一大片绿色,是多么不容易!
乌海是黄河自宁夏入内蒙古的第一站,黄河穿市而过105公里,是流域内少数几个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之一。但人们可能想不到,这里自然生态环境极为恶劣,乌兰布和、库布其和毛乌素三大沙漠在此形成交汇之势。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属于我国“自然生态极为脆弱、生态产品极为短缺、生态灾害极为频繁”的“三极”地区。但半个多世纪以来,乌海人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为了守住黄河生态安全屏障,愚公移山般坚韧不拔持续播绿,为我国干旱荒漠地区的防沙治沙提供了成功范例。
生态基础薄弱,
生态建设“难于上青天”
千百年以来,乌兰布和沙漠受西北风影响,跨过黄河在乌海市境内严重堆积,导致全市荒漠化面积曾占国土总面积的60%。1976年建市初期,乌海市森林面积只有533.3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0.38%,可以说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基础最薄弱的地区之一。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暖季不下雨,冬雪渺无踪。”
“房前房后遭沙埋,柏油马路沙子盖。”
这些景象和顺口溜,曾是乌海市的真实写照,也是很多老乌海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乌海市不仅风大沙多,而且降水量也极少。据乌海市气象局统计,乌海市年均降水量不足155毫米,平均蒸发量则高达约3000毫米。在这样条件下进行生态建设,“难于上青天”。乌海市退休林业工人王凤森说,在乌海造林,不仅要把水从黄河里一级级提升到山上,甚至还要把岩层凿开,从山下背土添坑。
乌海地处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之间,这两大平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可以说,乌海市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当地人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关乎上游宁夏平原和下游河套平原的农业生产乃至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工程师段娜在乌海考察后说,在乌海全方位开展防沙治沙,从源头上治理沙害水患,对于缓减沙尘暴危害,遏制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东侵南移,阻挡大量流沙进入黄河,减少黄河泥沙含量和对下游危害,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和决定性的意义。
作为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重要一环,乌海市立足全国发展大局,自觉担负起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重大责任,全力补上这一薄弱环节。
接力守护母亲河,
坚韧不拔向沙海要绿色
现实虽残酷,但却未能阻挡乌海人对绿色的追求。面对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了生存发展,一代代乌海人如梭梭般扎根于荒漠,以其坚韧的品质数十年如一日,为守护母亲河向茫茫沙海宣战,与风沙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
夏日,乌海市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青翠凉爽,游客哪能想到,10多年前,这里沙丘汹涌,寸草难觅。
在2006年以前,这里被叫做白独贵湾,是乌兰布和沙漠跨越黄河进入乌海形成的面积近20平方公里的风积流动沙地。这里冬春季节每遇大风,沙尘弥漫,滚滚流沙从白独贵湾越过甘德尔山直入鄂尔多斯高原,对西北、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曾经有不少自治区内外的企业和社会团体试图治理白独贵湾,有的甚至与乌海市政府签订了治理协议,但最终都因环境恶劣而放弃。无奈之下,乌海市决定发动林业工人和市民自己治理。
董研生是个林二代,看到家乡饱受风沙之苦,自小他就立下誓言:长大后要像林场工人父亲一样治理风沙。1990年,董研生从乌海市农林技校毕业后到治沙林场工作,并第一个报名加入“青年治沙突击队”,深入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治沙。当政府要治理白独贵湾时,他又主动要求参战。
当时的白独贵湾一片茫茫沙海,没有路,越野车也进不去。从山下的治沙站到山上的沙区,他和同事要走七八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每次上山,他们都带上午饭和水,一干就是一天,中午吃的是拌着沙子的馒头和咸菜。有时就在沙山上过夜,睡到半夜,大风经常把帐篷刮塌,有时甚至平移三四米。有些人坚持不住,走了。而董研生就像他栽下的樟子松,深深地在这里扎下了根。后来,他索性把家也安在了半山上的治沙站,妻子也辞去工作,专门来这里照顾他。
像董研生这样把大半辈子都献给治沙的,还有今年51岁的治沙工人刘粉梅。从1989年参加工作算起,刘粉梅已是一个有31年工龄的治沙老兵了。
为提高治沙绿化工作效率和进度,她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吃住在山上临时搭建的蒙古包里。夏天最热的时候,室内温度超过40摄氏度。“想着以后子孙后代能享受到好的环境,我发自内心的高兴。一定要把绿水青山留在家乡!”她说。
在治沙工人的常年坚守下,如今,甘德尔山已披绿2万多亩,曾经的不毛之地变得一派葱茏,正在被打造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甘德尔山区的绿色变迁是乌海市大力度推进生态建设的集中写照。每年的冬春植树时节,在漫天飞舞的黄沙中,满山遍野上万人自发组成的植树大军是乌海市最为壮观的景象。他们当中,既有市委书记、市长等乌海市主要领导,更有基层干部和普通市民。甚至80多岁的白发老人也在漫天的风沙中带着七八岁的小孙子参加植树会战。在他们身后,留下了一排排的树坑和一片片在风中摇曳的小树林。但无论风沙有多大,不管条件多艰苦,乌海人改变家乡荒漠化、坚决守住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决心坚定不移,他们的根深深地扎在乌海这片大地上,他们是狂风中永远屹立不倒的真正乌海之林。
多年来,乌海市陆续启动实施了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京藏高速公路、海勃湾区东山、乌达区西山、海南区环城绿化、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西岸防护林等一大批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这些生态建设工程主要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仅“十二五”期间,乌海市投入造林绿化的资金就达40多亿元,年均投入绿化资金近10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12%。同时,该市还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鼓励林地承包权流转,将规模化林业企业和专业户纳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实施范围,给予一次性补贴,进一步加大对林业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贷款企业给予财政贴息。
经过40多年的不懈治理,乌海市林地面积、植被盖度不断增加,有效减缓了乌兰布和沙漠东侵南移的速度,有效保护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全市沙化荒漠化土地明显减少,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情况得到遏制,创造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
全国第5次(2014年)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中,乌海市荒漠化面积比上一次清查减少了19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比上一次清查少了108平方公里。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知道,乌海全市面积才1754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乌海市森林面积达到约3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7平方米。乌海市先后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行列。
构建综合性生态系统,
科学养护谋长远
在乌海市,自然降水严重不足,每棵树木都要靠人工浇灌。因此,用水大就成为当地造林成本高的一大难题。过去,供水管网不完善,造林技术不高,直接影响着树木的成活率。
乌海市,一度陷入“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窘境。
从2009年起,乌海市开始全面铺设节水灌溉系统,坚持植树造林推进到哪里,水利设施就建设到哪里。细心的人会发现,在乌海,随处可见树根部都有一根滴管,滴灌、喷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起到重要作用。乌海市还引进以色列反冲洗过滤技术和设备,利用黄河水,通过二级提水,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在保证成活率的同时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据多年测定,乌海市滴灌造林年均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0%和80%以上,与过去漫灌相比每亩林地一次灌水量由60吨下降至12吨,节约用水80%。
乌海市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化不搞“奇花异草”的要求,不盲目引进,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地区实情的绿化之路。根据适地适树原则,乌海市从丰富林种树种、优化荒漠生态系统的目标出发,从自然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引进樟子松、云杉、沙拐枣、沙木蓼、新疆杨、桧柏等30多个适合干旱地区生长的抗旱树种,开展大面积推广造林。
参考生物植被毯的原理,林业工人创建了简易植被毯边坡造林技术,应用于甘德尔山的山坡绿化,大大降低了成本。“普通植被毯造林成本大约为28元/平方米,而简易植被毯只需7元/平方米,而且效果也很好。”董研生说。
通过在林业生态建设模式和科研技术方面不断创新,乌海市构建了特有的防沙治沙技术体系,创造了极端干旱荒漠地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年年保持在85%以上的奇迹。
特色产业良性循环,
万亩葡萄结金果
在推进生态建设长远发展中,如何让生态效益产生经济效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乌海人一直在思考、探索。
在几十年的生态建设中,乌海人摸索发现,乌海市有光照充足、干旱少雨、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正是种植优质葡萄的绝佳条件。1976年以后,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乌海市开始大面积种植葡萄,并使种植葡萄逐渐从过去的庭院经济、百姓的小副业变为这座城市的特色产业。
站在位于海南区赛汗乌素村的阳光田宇国际酒庄观景平台向四周望去,种植园郁郁葱葱的成片葡萄似绿色海浪般随风涌动,近万亩优质葡萄不仅让荒芜的大地披上绿色外衣,也结出致富的金果,让这里的村民脱了贫,走上致富之路。
多年来,按照“生态、特色、高效、精品”的发展思路,乌海市大力发展以葡萄为主的林果种植业和加工业,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集中连片新建园50亩以上(含50亩)最高补贴达6000元/亩;对葡萄育苗、加工、销售、储运等相关产业,也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所制定的《乌海葡萄标准化体系-A级绿色食品-乌海葡萄标准化生产、贮运技术规程》也在生产中实施和推广。同时,强化科技服务,科技特派员对种植户点对点服务。
随着葡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葡萄产业集聚效应日趋显现,葡萄酒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如今,乌海市是自治区规模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在国内,乌海市已成为可与新疆吐鲁番地区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2016年,“乌海葡萄”通过了国家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目前,乌海市拥有葡萄种植面积3.2万亩,品种130多个,年产量超万吨。该市涉及葡萄种植、加工、储藏、流通的企业近40家,整条葡萄产业链年产值达3亿多元。生产的葡萄酒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德国、丹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了汉森、吉奥尼、西口风、阳光田宇等驰名中外的葡萄酒品牌。同时通过每年举办世界沙漠葡萄酒文化节系列活动,乌海市正着力构建“中国·沙漠原生态葡萄酒庄之都”。
几代人战天斗地,终让沙海变桑田。几十年间,乌海市逐步探索出一条完全符合地区实际的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化和林业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道路。目前,该市林业和沙产业年产值近7亿元,形成了以葡萄、梭梭、育苗、生态旅游为主的林沙产业基地近10万亩。
生态好了,风沙小了,绿色多了,心情好了。乌海人半个多世纪的绿色守护,既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发挥重要作用,更为城市宜居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绿色依托。
大漠之中的水生态文明城
□本报记者 于海东 郝飚
走进乌海,你会感受满城盈绿,万顷碧波,领略河渠穿城,山环水绕;树木下的滴灌、花草间的喷灌,更会让你切身体会到乌海人对水的珍惜和爱护。就在2017年,乌海市成功跻身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行列。
三大沙漠交汇处的乌海,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水资源供求矛盾异常突出,指标性缺水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瓶颈。幸运的是,黄河穿市而过105公里,为城市留下了生机和活力。多年来,乌海市围绕黄河做好水的文章,着力打造百里黄河为轴心的健康水生态体系,将水文化贯穿于建设之中,形成了良好的水环境。
2014年9月,随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开始蓄水,118平方公里水面的乌海湖让乌海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河明珠”。借助乌海湖形成的机遇,乌海市加大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力度,规划建设了集防洪排涝、蓄滞洪水、河湖景观为一体的城市水系。经过几年打造,黄河文化与蒙元文化在这里交融互促,黄河两岸成为乌海市最靓丽的风景线,借此机遇,全市的旅游文化产业开始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
作为一座西部干旱缺水地区的工业城市,水资源的宝贵不言自明,节水防污是必然的选择。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及水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乌海市组建了水务集团公司,对于供水、排水和污水治理回用实现全局统筹、统一调度,从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等方面全面加大节约用水力度。
多年来,乌海市一方面积极转型发展,提升传统煤焦化工和氯碱化工产业层次,实施规模化战略。另一方面,不断培育新兴的接续替代产业,降低用水量,从源头节水。据统计,乌海市到目前累计关停各类高耗能、高污染小企业1560多户,100万吨以下焦化、60万吨以下洗煤、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对于转型困难符合条件的企业,政府先后拿出数亿元补贴,并通过质押贷款等融资手段,帮助企业上治污设施。
与此同时, 乌海市还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集中处理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在各工业园区都有污水处理厂,工业用水被集中处理达标后又用于园区企业的生产、绿化,工业污水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并且,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黄河乌海段水质达到Ⅱ类水体类标准。
乌海市还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保护、“三条红线”量化指标纳入“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将工作成效作为干部奖惩和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如今,乌海市首部地方性法规《乌海市海勃湾生态涵养区保护条例》已经施行,乌海市对生态涵养区的保护与管理步入了法治轨道。
珍稀动植物留恋的福地
□本报记者 于海东 郝飚
前段时间,一段“岩羊成群下山,在甘德尔山脚下自在觅食,与游人近距离接触”的视频火遍乌海市民的朋友圈。视频中,甘德尔山鸟语花香、生机盎然,在青青芳草中,近20只岩羊悠闲自在地张望、觅食,不紧不慢地散步。
“过去,岩羊多在山顶活动,下山觅食、饮水也是在清晨或傍晚,白天下山较为罕见。现在的甘德尔山,满目皆绿,还种了岩羊喜食的苜蓿、沙打旺,它们也乐得多多下山来。”乌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宗丽琴表示,通过多年来禁猎、禁牧等措施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乌海市常年可观测到的岩羊种群超过50只。
如今在乌海市,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绿色福利”,不仅造福了百姓,更为一方野生精灵造就了繁衍生息的福地。
从2018年开始,每年三四月间,成千上万的红嘴鸥等候鸟会如约而至乌海湖。它们的到来,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鸟拍照,原本只在昆明和青海湖等地才能看到的人鸟互动的和谐场景,在这里呈现了。
河清水绿“鸥”先知。“红嘴鸥对生态环境和河湖水质的要求很高,它们能在迁徙过程中集聚并长时间停留下来,说明乌海的生态环境和河湖水质越来越好。”乌海市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刘环孝说。
不仅仅是红嘴鸥被这座城市的美所吸引,每年3月中旬和11月上旬,大约会有60多种、10万多只候鸟来到乌海栖息、繁衍,其中不乏黑鹳、金雕、遗鸥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灰鹤、赤麻鸭等更是逗留在乌海越冬,由候鸟变成了留鸟。
多年来,乌海市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建成了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等“动植物理想生长地”,使得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明显增加,还建立了面积为25.35万亩的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了以四合木、半日花、沙冬青等孑遗、濒危物种为主的荒漠植被生态系统。目前,乌海市境内的野生动物达到650余种、植物335种。
作为我国特有的、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之一,四合木因其稀有也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西鄂尔多斯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核心群落处于乌海市境内。
过去,由于四合木生长自然条件差,加上滥垦乱伐等人为因素,造成原有的成片面积不断缩减。这些年,乌海市加快实施四合木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等修复治理工程,通过实行人工看护、围栏封育、颁布禁牧令等,大力度进行生态复原。
如今,站在保护区向四周看去,一棵棵四合木长势旺盛,郁郁葱葱,正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