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色引擎”释放乡村振兴澎湃动力

——林西县十二吐乡党建引领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
达康扶贫产业园一角。
大棚油桃长势正旺。
德青源鸡蛋包装车间。
光伏发电板满山坡。
栽下经济林育成摇钱树。
  □永升 李晓军

  2016年,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农民人均收入是5000元,而2019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5000元,短短4年间人均收入为啥能增长2倍?这得益于十二吐乡创新了一个好机制,选准了一批好产业。一个好机制,就是党建引领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批好产业,就是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高效农牧业,1头牛的收入能抵5亩庄稼,1亩大棚胜过种10亩田。当融合党建的组织优势和高效农牧业的产业优势相互叠加时,就产生了乘数效应,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

  坚持党建引领  把关定向谋全局

  “党建引领产业化发展共同体=党建联合体+产业联合体!”在十二吐乡党委书记谢艳丽看来,在党建联合体的引领下发展产业联合体,是党建搭台、经济唱戏的具体表现。从2016年开始,林西县在十二吐乡规划建设总面积为2万亩的达康扶贫产业园,作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实验田”。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基地联动联建、生产联种联营、服务联接联办、市场联创联销”的“一园四联”发展模式,实现了“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打开达康党建引领产业化发展共同体架构图,党建联合体引领下的产业联合体,覆盖了7个行政村,吸纳了农牧、交通、财政等12个涉农部门,9个合作社和1个联合社,电力、金融、农资等17家企业。党建联合体下设基地建设、社会服务、生产经营、市场营销4个功能性党组织,通过联席会议、供需对接、考核评价等机制,对园区实现全领域、全时空、全产业服务。党建联合体还实行清单管理和动态瘦身制度,每年各成员单位为园区办的实事,清单上都记得清清楚楚,对不发挥作用的成员单位,将定期淘汰出局。

  在关键问题的决策上,党建引领凸显了把关定向作用。园区建设之初,有人对发展大棚蔬菜有顾虑,怕担风险。在县委的支持下,园区党建联合体组织干部、群众七赴松山区,学习大棚种植管理经验,组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试种终获成功,打破了“西拉沐沦河以北不能发展设施农业”的论断。党建联合体还注重平衡企业、客商与农民间的利益关系。建大棚时,建棚企业能沾利就走,把更多的实惠让给百姓。卖菜时,公道的菜价让买卖双方都满意,实现本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基地联建联动  集中布局成规模

  西山根村有水,十二吐村有地,如何打破村与村之间界限,连片建设达康扶贫产业园?俗话说“房产土地不让人”,过去别说是村和村之间,就是户与户之间也不能随便动一块地,占一点水。园区成立党建联合体后,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基地建设党组织召开联席会,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起商议。最后决定:把西山根村的水抽到山顶的蓄水池,园区共用;用十二吐村的土地建园区蔬菜收购市场各村共享。西山根村党总支书记刘占林感慨地说:“现在7个村抱团取暧、联建园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了一家人!”

  园区项目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大棚的建设速度。林西县民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大棚的代建企业。企业建设1座百米长的棚室,建筑和安装成本为9万多元,再加上企业的合理利润,总造价为10万元。而农民在购棚时,每个棚要扣除政府给的4.7万元补贴资金,农民只需花5.3万元就能把大棚买到手。这种代建制的好处在于,政府把补贴亮在明处,企业把账算在明处,不与民争利,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普照百姓。

  在大棚基地建设中,实现了“村、政、企”联动。基地建设党组织协调各村、帮扶单位、龙头企业党组织互相配合,共同商议解决土地流转、工程立项、规划设计、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行政村负责在大棚建设中流转土地、统计购棚农户信息。建棚企业负责垫付地租和建设成本,建成后由企业发售,并为购棚户做贷款担保。从2016年至今,达康扶贫产业园连续5年每年都组织春夏季大棚建设战役。如今,大棚面积已从最初的744亩增加到9300亩,整个棚区银波涌动,蔚为壮观。

  生产联种联营  同频共振兴产业

  大棚建好了,可是收益如何?农民心里没有底。关键时刻,各村党支部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西山根村发展大棚蔬菜时先从试点开始。一试市场行情,二试蔬菜立地条件,三试农民的接受程度。2016年,村里先拿出18个大棚,免费租给松山区的种植大户,让他们给村民做示范,当老师。当年村民看到了示范棚的效益后,积极性空前高涨。村党支部抓住政府财政奖补的政策机遇,乘势在村里流转土地4000亩,发展大棚750个,成为全乡发展设施农业的先行者。

  大棚有人种,还得要种好。在联合社的统筹下,各村的种植合作社实现了规划设计、农资采购、秧苗栽植、技术服务、教育培训、市场销售“六统一”。在乌兰沟村,绽丰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赵秀宏正在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咱们要统一茬口,越冬茬要在11月22日左右定植,这样在第二年5月1日前果就能卖完,避开山东、河南番茄上市高峰……”赵秀宏介绍,现在棚区里有2个“技术保姆”,一个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办主任赵亚波,一个是乡政府高薪聘请的技术员廉德正。农民大棚里有啥问题,打个电话就能上门服务。

  统一采购农资,让农民尝到了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甜头。乌兰沟村大棚种植户黄明算了一笔账:以一个棚一茬番茄的用肥量和用药量为例,如果散户购买需要2200元,而合作社集中购买仅需要1600元,一茬番茄就能省600元,一年两茬就能省1200元。一个棚一年需要两茬苗、药、肥,棚膜需要一年一换,棉被需要三年一换,这些农资综合算下来,一个棚一年集中购买比散户购买能节约成本3000元左右。按此标准计算,整个园区一年就能节本增效480多万元。

  服务联接联办  保驾护航动力足

  眼下,达康扶贫产业园总面积为700多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中心建成后将相继开设金融、农技、农资、政策等服务窗口,对园区生产的全程服务将实现联接联办。党建联合体下的政府职能部门党组织“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为园区提供公益性服务。在大棚建设中,自然资源局、水利局、交通局、国网供电公司等部门党组织,按照党建联合体要求,主动做好用地规划、水利设施配套、园区道路硬化、电力设施配套。今年,扶贫办、农牧业局、林草局等成员党组织又为园区投入资金4000万元,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为园区的发展强筋壮骨。

  党建联合体下的5家金融机构党组织,为园区注入了金融活水。乌兰沟村农民高振明贷款“贷”出了好日子,去年他从邮储银行借了7万元贷款,买了2个大棚,一茬越冬番茄就卖了9万多元,他当年就还上了贷款。目前,农业银行、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3家银行累计为园区协调贷款560万元。人保财险、太平洋保险2家企业为园区800栋大棚上了自然灾害险,为全乡1102户贫困户上了防贫险,总计保额达100万元,让农民再无后顾之忧。

  过去,园区农资服务商多而杂,大到国有企业的分支机构,小到骑着自行车的游商走贩。为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安全,党建联合体从抓农资质量入手,对农资服务商去劣存优,通过筛选,确立了中化集团、沈阳谷雨、赤峰和润、祥棋农业等一批品牌企业,秧苗和有机化肥、农药等技术农资服务更加完备,推动形成一条生态循环链,让农药、化肥减量50%以上。今年,投资500万元的中化集团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建成后,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将在园区内推广。

  市场联创联销  销路畅通奔小康

  这几天,正是达康扶贫产业园大棚栽秧的时候。番茄苗刚刚在棚内定植,中国500强企业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就派业务代表来园区订购了36万斤918大红果番茄。“林西县的昼夜温差大,番茄养分转化和糖分积累得好,口感自然就好!”业务员说,这里的番茄耐储存、质量好、数量多,来到园区的蔬菜交易市场,很快就能组织完一车货。如今,在园区党建联合体的引领下,达康专业种植合作社联合社,已经和9个村级合作社上下联动,实现了番茄的统一销售。

  联合社统一分级分等、差别定价销售,让大棚蔬菜实现了价值最大化。今年春季,大棚户种植番茄的二门、三门精品果,通过“农超对接”合作,销到永辉、大润发、地利生鲜、物美4家大型连锁超市,每斤价格4.4元左右;四门、五门的普通果,通过山东、河北等9个省市的蔬菜客商群体和销售团队,销售到全国,每斤价格3.7元左右;其它的尾果则以每斤0.5元左右的价格销售到有需要的行业和地区。

  “在市场营销中,联合社的作用像个天平,总在农民与客商间寻找价格的平衡点!”达康专业种植合作社联合社党支部书记李武臣说,把番茄的收购价压得太低,就会菜贱伤农,影响农民种菜的积极性,把收购价拱得太高,就会给外地客商留下营商环境不好的印象,很难长久地留信客商,因此,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是联合社党支部的首尽之责。在联合社党支部的引领下,园区蔬菜交易市场实现了健康发展,让百姓不用再为蔬菜“卖难”问题发愁了。2019年,联合社蔬菜交易量达到2.4万吨,销售额达到5500万元。眼下,县里与北京岳各庄合作的市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个市场建成后,产业园为首都供菜的通道将豁然打开。

  十二吐乡党建引领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一园四联”发展模式,快速推动了园区“菜、果、牛”产业的发展。目前,全乡已发展日光温室1600栋,种植蒙古野果等经济林7700亩,肉牛存栏8000头,年出栏量突破10000头。随着中能国电一期40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利拓矿业项目、德青源金鸡扶贫等项目的落地投产,十二吐乡农民能得到的生产性、财产性、劳务性和资产性四种收入不断增加。

  赤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西县委书记田向存说:“达康扶贫产业园一体推进党建联合体与产业联合体融合发展,探索模式创新、载体创新,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兴产富民的实践中提升了影响、树立了威信,进而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形成了振兴乡村的澎湃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林西县十二吐乡党建引领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视界
   第05版:深度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出彩
   第08版:公益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文化
   第12版:收藏
“红色引擎”释放乡村振兴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