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白玉蝉。
年代:汉代。
规格:长6厘米,宽2.9厘米。
特点:绛白色玉料,半透明。扁平状,蝉形。头部双目外凸,神态宁静安详。双翅及尾部呈三角峰状,双翅平静收敛,沉稳端庄。正反两面用宽阴线分别琢出蝉的头、胸、腹、背、双翅及尾等各个部位,棱角分明,纹理清晰,光洁大气。
渊源:蝉,又名知了,在我国古代有着复活和永生的象征意义。
蝉的幼虫形象最早见于商代青铜器上。古人皆以蝉所具有的羽化及不食和饮露的特性,来比喻人之死后亦不食而重生,故从周朝后期至汉代以来,一般在人死后的葬礼上,亲人会将一只玉蝉特意置放于死者口中,意为“含蝉”,寓意人死后精神长存,在玉蝉的作用下,能死而复生。
蝉个体虽小,却由于它的身体两侧有着非常大的环形发声器官,故能发出响亮的鸣叫声,且长久不衰,是炎炎盛夏来自大自然的最具活力的声音。南朝萧子范就曾以“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来描述蝉鸣的魅力。其实古人还喜欢倾听蝉鸣,认为蝉鸣有着消夏祛暑的功效,南北朝诗人王籍在他的《入若耶溪》中,就曾发出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感概,而隋代诗人王由礼的“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亦有着蝉鸣消暑的解读之意。
点评:小巧精致,遍体无穿孔,是一件典型的随葬“含蝉”。
雕琢技法简练概括,形象简朴逼真,生动传神,体现了汉代玉器类明器的工艺水平。
收藏:武汉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