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上人间,就在这片草原

  □本报记者   李玉琢

  新巴尔虎右旗地处祖国版图的“鸡冠”处,旗歌《这片草原》以优美的歌词、悠扬的曲调深入人心,被人们广为传唱。新时代,千里巴尔虎草原上拉开了牧区现代化建设的大幕,这里,正在众手描绘牧区美、牧业强、牧民富的美好愿景。

  在牧区现代化建设中,新右旗立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牧区生态保护、生产经营、生活方式与草原文化传承——“三生”共同体协调发展新路子,通过政策、资金、资源等要素聚集,推动畜牧业结构性改革,提升牧区现代化水平。以体制创新、合作发展为导向,按照牧民有无草场,重点打造了“芒来模式”和 “七村一体化”两种模式。

  旗委书记娜日斯介绍,在牧区,以芒来嘎查为试点,引导牧民自愿入股,组建芒赉畜牧专业合作社;在阿拉坦额莫勒镇城郊相邻的7个嘎查,探索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嘎查合作发展路径,引导群众建设“七村一体化”。

  两种模式,创新牧区现代化建设体制机制

  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党支部书记米吉格道尔基,曾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巴尔虎草原上牧民致富的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2019年芒来嘎查组建了芒赉畜牧专业合作社,通过“点”的联合,实现牧户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取暖”的转变,88户牧民加入其中。

  芒赉畜牧专业合作社以嘎查为单位,按照牧民自愿原则,入股承包经营的草场和牲畜,组建股份制合作社,入社牧民具有股东和职工双重身份。合作社整合草场39万亩,牲畜5800头匹只,调整设置了11个放牧点。合作社成立后,通过议价出栏增收15万元,社员贷款由2018年的660余万元减少到450余万元。

  米吉格道尔基说,合作社成立后拆掉了牧户草场之间的6万多米网围栏。实行以草定畜,划分出四季轮牧草场和打草场,牲畜在不同季节可以吃到不同的草,大轮牧可以有效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合作社解放了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大部分牧民出去打工,还有的准备开发旅游和加工奶制品。

  克鲁河畔,牧民阿拉登仓和爱人格日乐玛悠然的放牧着羊群。阿拉登仓是芒来嘎查的贫困户。“自己家的草场只有2000亩,放不了几只羊”,阿拉登仓说,“加入合作社后,可以使用的草场大了,放起来也方便了。”

  如今,阿拉登仓两口子放牧着合作社1500多只的羊群,每月有着5500元的稳定收入。家里的羊也从前两年的30多只增加到180多只。他家去年收入11万多元,还上了贷款,摆脱了贫困。

  比照“芒来模式”,新右旗在符合条件的11个牧业嘎查成立股份制专业合作社。贝尔苏木贝尔嘎查还整合了6家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了笃霖联合社,让更多牧民分享产业发展政策红利。

  阿拉坦额莫勒镇是新右旗的城关镇,东庙村是阿镇的7个近郊嘎查之一。7个近郊嘎查草场面积小,没有承包到户,牧民没有草场,但有着人口聚居、交通便捷的优势。

  距离呼伦湖两公里的东庙村,是阿镇的近郊村之一。这个嘎查人均只有70亩草场,畜牧业发展受限,他们就把牧民增收的目光聚焦在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殖业和旅游业上。

  在东庙嘎查种植园,大棚内种植有香瓜、黄瓜、西瓜、辣椒、草莓,不但为镇里居民提供了新鲜的地产水果蔬菜,还可以让人们闲暇时采摘体验。

  种植园建有3个大棚和4个日光温室。43岁的牛根玲两个孩子在外地读大学,夫妻俩都在种植园里务工。

  “去镇里打工距离远、交通不方便不说,就连家里的牛羊、家禽都照顾不上。在种植园干活,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既能照顾家里的牛羊,工资也不比在外面打工挣得少。”牛根玲说。

  镇党委书记罗伟介绍,在东庙嘎查的旅游业规划里,面向游客的烧烤广场、生态阳光餐厅、开心农场、民宿等项目都在发展蓝图之中。

  在牧区现代化建设中,新右旗在阿镇城郊嘎查探索“七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社”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在产业布局、资源利用、生产经营、人才培养、环境整治、城乡发展6个方面一体化发展,推动农牧、旅游、经贸等产业协同发展。

  阿镇7个城郊嘎查各自组建了新型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带动群众专注于优质瓜果、蔬菜、乳肉等农畜产品,实行集约化生产,以期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整体经营管理,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殖业,拓展产业链条,实现城郊富余劳动力有效就业,推进产业融合的发展目标。

  当下,“七村一体化”发展规划已经出台,分类组建“七村”股份制合作社正在推进之中。各嘎查正通过建设种植养殖小区、发展旅游产业,加快生产资料优化重组实现生态资源一体化,努力营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区域发展新环境,为合作联社的组建及经营管理实现产、供、销闭合产业链条打好基础。

  建设牧区现代化,让草原更美牧民更富

  以牧区现代化建设为契机,新右旗以生态优先和要素集结为抓手,着力推动生态保护、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提档升级。

  在新右旗西北部,中俄蒙三国交界处,退化草场生态修复项目正在进行之中。旗林草局副局长宝力道介绍,这片100多万亩的草原是新右旗的机动草场,连年的干旱让草原严重退化、产草量下降。正在实施的修复项目,通过切根、施肥、围封、种草等措施,提高植被盖度,提高草场质量。

  生态修复项目修复面积20万亩,投资1280万元。宝力道说,生态修复项目通过人工作用,修复退化草原,植被盖度有望提高15%左右。通过试验探索出适合当地生态修复的模式和经验,后期再大面积推广。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新右旗把这片草原看作牧民安身立命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力实施草畜平衡、退牧还草、草原改良、防沙治沙等生态系统工程。

  一批生态项目正在推进之中。目前,5.5万亩修复和改良重度退化草原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呼伦湖保护区核心区18万亩禁牧方案已编制完成;阿拉坦额莫勒镇、克尔伦苏木、贝尔苏木各建设一处粪污无害化处理及病死畜无害化处理厂的项目资金已到位,正在进行土地审批和招投标准备;巴尔虎黄羊自然保护区已开通黄羊通道,拆除核心区网围栏48公里,实施核心区禁牧56万亩……

  新右旗以高质量发展为先导,提高产业的“含绿量”“含金量”“含新量”,推动产业转型提档升级。

  阿拉坦额莫勒镇额日和图种羊场由牧民自建,朝克就是这家种羊场的主人。今年,他家养了220只种公羊,基础母羊600多只。这些优质呼伦贝尔羊生活在1.25万亩草场上,其中,有一万亩草场是他租来的。朝克说,种羊场的效益挺好,去年他出售了190多只,收入50多万元。

  新右旗畜牧工作站副站长包虎山介绍,这种由牧民自建,旗里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的种羊基地在新右旗有13个,各苏木镇都建有这样的种羊基地,实现了“呼伦贝尔羊”的全覆盖。

  新右旗的肉羊品质优良,所产“西旗羊肉”享誉一方。近年来,新右旗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呼伦贝尔羊”良种繁育体系,同时推进草畜平衡,提倡少养精养,坚定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旗200多万只“呼伦贝尔羊”中,特级、一级羊近百分之百。虽然肉羊的数量有所减少,但牧民的收入却增加了。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新右旗谋划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投资300万元的芒来嘎查扩建种羊扩繁基地建设在即;投资1680万元建设的马产业项目已完成选址;以“电商+”为引领,15家电商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建设一批生态游、度假游、休闲游、生产、观光和体验于一体的游牧文化产业基地;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扩大产业规模和营销渠道;探索制定适合呼伦贝尔草原肉羊养殖与加工要求的标准体系,提升畜牧业养殖与加工标准化水平;建设30万只呼伦贝尔草原羊可追溯体系项目;大力发展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推进奶业振兴……

  在牧区现代化建设中,新右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民生改善提档升级。

  2017年建成的阿镇东庙嘎查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站,负责处理两个嘎查1200多人的生活垃圾。通过先进的低温裂解工艺,生活垃圾95%被气化,5%成为热干灰。这是呼伦贝尔市牧区第一家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站,只需两个人负责运行。

  67岁的包冠一是这里的垃圾处理员。“头些年,一刮风塑料袋就满天飞。用上这个处理设备,填进去的垃圾一烧,没啥污染,也不跑火,村子里干净多了。”

  在阿拉坦额莫勒镇,这样的垃圾处理站有3个,全镇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

  新右旗着力完善道路、水、电、热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阿敦础鲁—阿日哈沙特镇公路、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全旗近年来完成户厕改造592个、垃圾中转设施30座、污水处理设施5处、污水处理罐550个,购置垃圾收集设施2100个、垃圾车14台、新建防寒服务用房7座,以项目建设成效持续释放乡村振兴民生红利。

  牧区现代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阳光流淌,千年的祝愿;天上人间,就在这片草原”。在这片草原上,碧绿的原野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无限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国内新闻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论道
内蒙古民族文化——传统工艺现代创意专题展开幕
2020年内蒙古“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
我区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03例
天上人间,就在这片草原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有问必答”(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