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登绝顶我为峰

  □甬力

  苏轼《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正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的人习惯于盯着别人的缺点,却容易忽视自己的不足。有的人经常自我感觉良好、夜郎自大,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凡事喜欢从自身利益出发,站在自己的立场认识事物,就容易被私利遮蔽双眼、固化思维,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正因为此,跳出自身看自身,才能更精准认识自己。

  学会用“第三只眼”看自身,不以自我为中心,用旁观者的心态,高出事物的一两个层次来审视自己。比如西晋时的周处,年少时性情粗暴、逞强好斗,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当他听说乡里人以为他杀虎斩蛟而死,开了个庆贺会时,才知道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于是他想改过,可又担心年岁已大恶习难改,就去请教当时的大文学家陆云,陆云对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周处从此下定决心改过,后来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可见,站到一定高度“远距离”看自我,或者以他人为“参照物”观照自我,才会找到真实的自我。

  学会登高望远,放开视野去比较,在一览众山小中看清自己的位置。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同志成功指挥多次重大战役。当解放区各界代表抬来绣有“常胜将军”的横匾时,他却婉言谢绝,连连表示“不敢当”。任弼时同志功勋卓著,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常把自己当作小学生。正因虚心求教、勤勉工作,他最终获得了“党和人民的骆驼”之美誉。“自高必危,自满必溢”。审视自己,如同对镜自照,又似自我解剖。一个人唯有无止境地自我追问、自我省思、自我革命,才能避免被美言所欺瞒,也才能克己所短、扬己所长,校准自己的人生航向。

  学会放下包袱,用智慧的力量穿透世俗的乱云飞渡,释放自己。泰戈尔说:“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跳出自我狭隘的小圈子,与更远的远方和更多的他人接触,拓展格局、提升境界,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班超投笔从戎,适当改变位置,换来不朽功勋;陶潜归隐田园,适当变换角度,留下不朽诗篇。智者从来不会只盯着眼前的苟且与算计,总是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找寻各种可能性,庸者只会安于现状、消极懈怠。不设限、不将就、不满足,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才能激发创新突破、提升自我的不竭动力。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越是往更高追求发展,越需要挣脱物质的羁绊。果敢地跳出舒适圈,找到坐标、找准定位,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能拥有不一样的风景,真正铸就人生的辉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形成节约好习惯、蔚成社会好风气,绝不是一日之功,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
~~~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脱贫攻坚
   第06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评论
让节约好习惯蔚然成风
山登绝顶我为峰
■辣语
检查报告
文明之举的效仿者 多多益善
为“碰瓷”设限 为正义撑腰
体育老师怎么不能当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