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稳则收入稳,收入稳则民生安。过去5年,兴安盟把稳就业放在“六稳”之首,大力实施就业惠民工程,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精准落实各项惠民惠企政策,“十三五”期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总量持续增长。
“如今家乡的就业政策越来越好,没想到还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家乡的就业政策,不仅给我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会向企业推荐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这对我们来说太难得了”……在兴安盟各种招聘会现场,就业的故事不断上演,解决着老百姓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兴安盟积极拓宽就业空间,加大与用工量较大城市和企业的合作,将招聘会常态化,先后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招聘会”“网络招聘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退役军人招聘会”等大规模线上线下招聘会,为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截至目前,全盟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75场,招聘会参展企业达2220家,参展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6.6万个,求职4.9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万余人,及时解决了企业招工与劳动者的就业难问题。
在兴安盟就业局人力资源市场,张立勇正在“打工直通车”终端机上查找着就业信息:“这打工直通车好,企业信息也挺多,找工作非常方便,不用离乡就能找到合适的岗位。”据了解,从去年10月份至今,已有8656人在打工直通车上成功报名匹配,1500余人真正实现了就业,2755人报名参加了培训。
“十三五”期间,兴安盟积极搭建线上就业服务网络平台,除了引进打工直通车,还开通了“兴安就业”微信公众号,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公益平台,为劳动者提供线上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实现了“手机扫一扫,随时随地找工作”的便捷求职服务。
近日,在兴安盟“人社+旅游产业”公益性岗位招聘人员上岗签约仪式上,高校毕业生白宏钰与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签订了《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成为兴安盟游客集散中心的一名旅游讲解员:“毕业后一直在家待业,恰巧政府提供了这样的就业平台,解决了我们就业困难的问题,帮我找到了一份合适满意的工作。”
“开发‘人社+旅游产业’的公益性岗位,是盟委、行署疫情期间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盟疫情过后旅游产业人才紧缺的问题,补充了全盟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市场管理科科长徐丹丹说。
“十三五”期间,兴安盟想方设法开辟公益性岗位、“三支一扶”、社区民生志愿者等就业岗位,累计招募三支一扶1000人,企业人才储备1000人,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2000人,青年见习人员2279人。特别是今年疫情以来,盟人社部门在原有2000余个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增加2000个岗位,年末公益性岗位总量将达到4000个。多渠道、多途径援助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实现就业,帮助他们获取稳定的收入。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兴安盟城镇每年新增就业1.5万人左右,累计9.85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累计4.19万人,高校毕业生累计实现就业3.1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