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巡回法庭“开”到百姓家门口

  □本报记者  帅政  通讯员  车晓梅

  内蒙古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常住人口2500多万人,可谓地广人稀。为了切实解决边远地区农牧民的诉累,2016年5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为全区各级法院配备了84辆巡回审判车,所有车辆具有在车内开庭、庭审现场录制、制作法律文书、远程签章等办公设施,每一辆审判车就是一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移动巡回审判法庭。

  4年来,一辆辆巡回审判车盘旋在山腰、穿梭在草地、跨越过泥沼,在北疆大地上写下了一个个关于公平正义的故事。

  一辆巡回审判车 一个庄严的法庭

  在内蒙古,有人瞭望远方是茫茫沙漠,有人抬头所见是千里草原,但所有人对于法律的期待和需要是别无二致的。为了把公平正义送到每一个角落、把诉讼服务覆盖到每一片土地,也为了切实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自治区各级法院的干警们曾背上国徽纵马在草原上奔波,也曾带着文书骑上“突突突”(跨斗摩托)跑遍村屯的条条小道,将“草原法庭”“马背法庭”“田间法庭”带给每一位百姓。

  2016年5月,84辆巡回审判车的加入为我区各级法院工作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带着“法官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信念,巡回审判车载着嘱托、期待和使命,走过北疆的每一个角落,将法治的阳光播撒在我区各族人民的心中。

  冬日的扎鲁特草原,白雪皑皑,碧空如洗。近日,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尔图胡硕法庭的干警们,开着巡回审判车,前往距法庭100公里以外的牧民白某的牧铺进行巡回审判。在审理原告乌某诉被告白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法官通过与被告的电话沟通了解到被告白某因交通事故导致头部和锁骨受伤,行动不便不能到法庭参加庭审。经过法官与原告沟通后决定以巡回审判的形式审理本案。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根据被告的身体状况、偿还能力,以及原告能够接受缓期分期偿还的情况,对该案进行了细心调解,最终原被告双方达成了分期偿还借款的调解协议。在场群众对法庭考虑被告身体情况进行巡回审判的工作赞不绝口。被告的亲属更是激动地说:“法官能够到我们家门口服务真是没有想到啊,我们一定会按照调解约定的时间按时履行还款义务的”。在本次巡回过程中,法庭还完成了另一起案件的巡回调解,并送达了三起案件的开庭传票等法律文书。

  截至目前,内蒙古全区共有99辆巡回审判车,累计行驶了430多万公里的距离。奋斗在巡回审判一线的干警们,用沉甸甸的数字和一颗赤诚的心,抚去了老百姓们心中对“打官司难”的忧虑,也照亮了北部边疆的法治之路。

  一场双语审判 一次暖心的沟通

  内蒙古是边疆民族地区,有些在草原深处生活了一辈子的老牧民甚至一句汉语都听不懂,但各族人民对法律的迫切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始终是一致的。

  自治区各级法院深入贯彻司法为民理念,不断强化双语法官培养力度,积极通过巡回审判化解矛盾,真正做到定分止争、平诉息诉。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刀图嘎查将一片草牧场流转给了亿利集团公司,但承包合同中未对土地之上种植的甘草进行约定。当地农牧民多年来一直靠采挖草牧场的甘草来获取收益,后因亿利集团公司在其承包的土地之上种植胡杨林,双方产生了纠纷。

  杭锦旗法院旅游巡回审判点的双语法官了解这起案件后,经调查发现案件的关键点是当地农牧民对“流转”和“转包”这两个不同性质概念认识的模糊。为了让农牧民更好地理解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等法律规定,法官用蒙古族语言为他们详细讲解原本深奥生涩的法律条文,并对农牧民的疑惑一一进行了解答。之后,法官又邀请企业和农牧民代表来到法庭面对面进行交流,耐心对双方进行疏导调解、释法明理。最终,双方对土地流转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问题、土地草原属性不能随意改变的问题等都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解,并主动表示会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这起多年的草牧场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也随之化解。

  双语审判和巡回审判的强力配合,不仅能够保障审判活动的顺利开展,也让少数民族当事人感受到了更人性化、更便捷、更清晰易懂的公平正义。2010年,自治区高院集中人力编写了80万字的蒙文版《蒙汉双语法官培训教材》,并于2017年更新改版。今年8月16日,《汉蒙法律实用大词典》的出版发行,更是极大促进蒙汉法律术语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为我区各级法院进行双语审判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路跋山涉水 一颗普法的初心

  普法宣传是法院工作的重要一环,而鲜活的案例是最好的普法素材。近日,乌海市乌达区人民法院就将巡回审判车开进了社区,以公开庭审的方式现场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尽管是入冬以来最冷的日子,很多社区居民还是早早地就赶来旁听庭审了。庭审期间,居民们围坐在巡回审判车旁,认真旁听,时不时还小声和身边人交流观点。

  庭审结束后,居民们立马把法官围住,争先恐后地向法官提问。主审法官耐心回答了大家关于民间借贷诉讼程序、借贷本人申请资格、受法律保护的偿还期限等问题,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审判经验语重心长地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贪图高利息、不要轻易外借资金,在借款时更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居民们纷纷表示这一次的庭审让自己受益匪浅。

  类似的事例在我区各地还有很多。今年8月,固阳县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发现自己承办的两起案件中的两位当事人同属于一个自然村。考虑到两位当事人均已年近古稀,且地处偏远,法官决定开展巡回审判,把法律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你们要能下来就太好了,我和我弟(另一案的被告)一个腿疼、一个眼花,真要去县里开庭,路上来回就是个麻烦。”接到下乡开庭通知的刘某在电话里激动地说。

  庭审当天,法官与书记员驾驶着巡回审判车辆来到当事人所属的自然村中,打扫院落,架设装备,悬挂国徽、条幅。在布置法庭的过程中,就有不少村民驻足围观,村委会干部闻讯也赶来旁听。这两起案件都是农村常见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庭审现场成为了一次实地的普法教育宣讲。庭审结束后,法官又来到附近的商铺,向过往行人发放民法典普法宣传单,进一步扩大此行的普法效果。

  一路跋山涉水,巡回审判车轰鸣驶过,带来的是正义的声音和关切的话语,回应的是百姓心中久久的期盼。在建设法治内蒙古的征程中,越来越多的巡回审判车将开进牧野乡村,为那里的百姓带去公平和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读图
   第05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影像力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巡回法庭“开”到百姓家门口
当好草原深处的和谐使者
警惕“暖心”来电
还给“属于”你的101天
练兵考核
知法守法
护佑一方净土 共筑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