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精神年货”送到群众家门口

  □本报记者  郑学良  实习生  李珍

  1月28日上午,虽是寒冬腊月,但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图书馆和厂汉板社区却热闹非凡。由回民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区文联联合开展的2021年回民区“三下乡”活动——送文化下乡暨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金牛耕出丰收景、喜鹊衔来幸福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活动现场,来自回民区美术家协会文艺志愿者们现场挥毫,不一会儿,一副副散发着墨香和年味的大红对联、一幅幅精巧生动的剪纸和“福”字就摆满了院落。

  接过红彤彤的对联和“福”字,村民们笑逐颜开,连声道谢。“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到垃圾分类、疫情防控、就业政策,还能收到由书法家书写的春联‘福’字,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举办。”辖区群众纷纷表示。

  连日来,回民区一年一度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相继展开,活动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回民区乌兰牧骑、回民区科协、区文联等单位分别通过文艺演出、艺术辅导、法律政策宣传、疫情防控、赠写春联、艺术剪纸、赠送新春挂历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即将来临的新春佳节“热身”,并为辖区群众送去贴心服务和新春祝福。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回民区2021年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志愿服务活动将“化整为零”,与“三下乡”活动紧密结合,由各责任单位自行调配服务资源和队伍。

  回民区乌兰牧骑还通过“线下”“线上”方式为辖区群众送去文艺为民服务。“线下”以“小分队”形式“进社区(村)入户”分散开展服务,“线上”则在各自的“抖音”公众号及“融媒体”平台上传服务群众的活动视频,进行集中展示,建立“网格化”惠民服务体系,以丰富“春节”“元宵节”期间群众的文化生活。

  据了解,回民区将“三下乡”工作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与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聚焦群众需求,通过送文化、送辅导、送培训,把“送文化、种文化”落到了实处,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促进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以文化滋润群众心田,用科技带动群众致富,将健康送入千家万户,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地方盟市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07版:要闻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陈巴尔虎旗:“PPP”项目积蓄绿色发展强劲动能
乌海市启动首届线上年货节
集宁区出台31条措施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鲜花 迎新春
我区推广外卖“食安封签”
要闻简报
“精神年货”送到群众家门口
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干干净净过大年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