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作为我国历史上广为流传、深受赞美的女性形象,一直被人们所钟爱。李白曾为王昭君写下过“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的著名诗句。
昭君形象最早出自班固《汉书》,后来被历代文人不断变化丰富。元代马致远《汉宫秋》、当代作家郭沫若《王昭君》以及曹禺《王昭君》均在不同的创作动机和时代背景下对昭君形象进行了大胆创新。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的形象也一直是艺术家们关注的重要素材,人数之多,作品之丰富,是其他同类人物无法比拟的。自明代以来,由于版刻事业的发达、市民文化的兴盛,有关昭君故事的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尤其是清代以来,大量的绘画、民俗作品及各种手工艺品广泛流行,代代相传,昭君的形象以最美的形式流传于后世。
在昭君博物院,我们就见到了许许多多的昭君形象。黄杨木雕王昭君像古朴典雅,清白瓷王昭君摆件清丽秀丽,玻璃酒具上的昭君形象仪态万千……
还有来自法国的昭君出塞广告画、来自天津的昭君海报、昭君系列邮票,以及光绪年间的昭君和番木刻版画的戏单、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昭君和番小说。
除了民俗物件,这里还有一些关于昭君的戏曲作品被保留了下来。在一些老式胶片里,我们寻觅到了发行于1953年的《昭君出塞》评剧唱片,以及上海百代公司张艳出演的《昭君出塞》京剧唱片。馆内播放的京剧《大漠昭君》仿佛将昭君带到了人们面前,让观众以一种别样的方式认识这位历史人物。
这些文化遗存见证了各个年代的人们对于昭君形象的喜爱,也留住了昭君的美。他们从民间的视角塑造了一个秀外慧中、多情善感、忠贞不渝的昭君形象,并被不断神化,与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昭君形象相比较,更加生活化、平民化,体现了更为广泛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
两千年来,围绕昭君出塞产生了一系列文化现象,涉及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伦理学、文学、艺术学、民俗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内涵丰富,自成系统。
昭君故事本身也经历了在不同人群、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之间的时间旅行, 折射出纷繁多样的时代文化风貌,昭君故事逐渐成长为昭君文化。
昭君文化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融合而形成的独特地域文化,它以民族团结、合作发展、和平共赢、共同繁荣为核心,以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发展为目的,既有两千年历史的深厚积淀,又有新时期昭君经济文化品牌的开发利用。
昭君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的“和合”理论,核心是民族团结友好,它所包含的团结合作、追求完美、坚忍不拔、默默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符合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