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前来参观的孩子们介绍,在中学课本中亦有对该瓦当的描述。随着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和战关系的演变,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这是汉匈关系历史的转折点,“单于天降”瓦当的文物价值也在于此。“单于天降”瓦当是汉匈和好关系的重要物证。
“‘单于天降’,意指老天让单于来投降的,实际上是宣传汉朝的功绩。天子单于的说法,也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他把自己纳入到中原的皇帝称谓中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陈永志说道。
“单于天降”表现匈奴人的天命思想,友好中含有敬重,这样的宣传也是匈奴人所乐于接受的。在汉朝方面,所说“单于天降”是在怀柔政策下的尊重,无损汉朝的天威。
瓦当中所指的“单于”在典籍中的解释也印证了这一说法。《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单于姓挛鞮氏,直译为“天子单于”。西汉政权初期对匈奴贵族采取现实主义态度,承认匈奴单于有与汉朝皇帝同等的权力和地位,即“天子”的权力和地位。冒顿单于给汉文帝的书信中,开头称“天所立匈奴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文帝回信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单于”一词即表达“胡者,天之骄子”之意。
而同时出土的另一枚“四夷尽服”瓦当也表达了这一思想,释义与海内一统的含意接近,大意是指周边的少数民族都归附大汉王朝,大汉王朝统治者的文治武功令人敬佩。
翻阅史料,我们能够找到许多与瓦当所呈现的内容相呼应的历史佐证。据史料记载,当时草原曾遭受灾害,汉朝让五原郡、云中郡调拨粮食赈济灾民。数年之间,呼韩邪单于辖内人口大增,生产发展一片兴旺,于是呼韩邪单于请求北返单于庭。从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第一次朝汉,到公元前43年返回漠北单于庭,呼韩邪单于留居河套北面塞下达8年之久。
两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政权大体以长城为纽带,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中原汉王朝对该地区实施了有效的经略和管辖,与北方游牧民族接触频繁,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并为后世民族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可以说,汉朝边民将远离战火的心情寄托在瓦当“单于和亲”“单于天降”和“四夷尽服”这些建筑装饰物身上,表达出他们喜获和平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