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仰之火生生不息

——电影《青春之骏》观后
(本文图片为电影《青春之骏》剧照)
  ◎院秀琴

  年迈的杨秀蓉躺在床上对孙女讲述马骏的革命故事……电影《青春之骏》开场了。马骏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如一幅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讲述信仰的故事

  《青春之骏》主人公马骏,对于许多观众来说,或许并不是那么熟悉,但是他的一生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绝不能被遗忘的记忆。他是周恩来的同学和战友,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和领导者之一,是东北地区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北京市委书记。

  电影《青春之骏》节选浓缩了马骏生平的几个片段,艺术性地再现了他用生命捍卫理想和信仰的革命故事:

  马骏出生在东北宁安,受父亲影响,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旧中国,青少年时期就有了救国救民的愿望。父亲为了满足他的理想,送他去天津南开学校读书。在那里,马骏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开始寻找救国真理。

  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马骏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与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组建觉悟社,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他领导了学生、商人、工人等各界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马骏在天安门学生运动中充满激情的讲演,让他在京津学生界名声大振,获得了“马天安”的美誉。

  马骏曾说:“入狱前的马骏是家人的马骏,出狱后的马骏是国人的马骏。”他始终把自己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五卅”运动中,马骏亲自领导推动了吉林的反帝斗争,激怒了张作霖。党中央考虑到马骏的安全,派他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的白色恐怖中,马骏临危受命由苏联归国,担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担负起中共北京市委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工作,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时年33岁。

  临刑前,马骏在演讲中说:“我马骏的死,能唤起千千万万中国人的觉醒,我死得值得!”这是一个用生命捍卫信仰的共产党人最后的遗言。1919年,马骏在觉悟社期刊《觉悟》第一期上发表了署名“廿九”的寓言诗《一个小蜘蛛》,诗中写道:潇潇的细雨,飕飕的凉风。枯枝上一个小小的蜘蛛,经营他的网儿。忽上——忽下——忽东——忽西——好像一个织布的梭机。须嗖间把网织起,可恨的无情风雨。织成了!刮乱了!织好了!打破了!刮乱了!织成了!打破了!织好了!他永久不息的努力,努力!工作呀!工作!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蜘蛛这个为工作努力奋斗的形象,便是以马骏为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者为革命而奋斗不息的真实写照,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之血,践行着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英勇献身的信仰。

  马骏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浮雕中振臂高呼者的人物原型,在《青春之骏》定档海报上,马骏在演讲中高举手臂,撑起一面血色的红旗,仿佛撑起了他的信念和不死之信仰。

  荡气回肠的生命壮歌

  电影《青春之骏》由导演韩赤飞执导,李仓卯、刘青、顾问、王东等主演,曾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民族电影展中一举斩获优秀影片、最佳制作、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4项大奖。

  影片叙事真实、节奏沉稳,艺术手法丰富灵活,情感雕琢细腻精致,充分展现了马骏烈士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坚定决心,是一部难得的集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好作品。

  从演员配置、叙事节奏,到音乐烘托,再到场面把控……《青春之骏》都很好地抓住了观众的关注点。它用细腻的画面质感完全还原了觉悟社成立时马骏与周恩来、邓颖超、刘清扬等青年革命者的抽签仪式,以及1919年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据理力争,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精彩一幕,把观众带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

  整部影片是根据马骏的妻子杨秀蓉的记忆来贯穿的,这个巧妙的设置给平铺直叙的人物传记式叙事增加了艺术性。

  “用我的生命,去荣耀,不死之信仰!”影片中大量运用气势磅礴的演讲,荡气回肠又催人奋进,营造了影片悲壮又充满豪情的氛围。

  电影《青春之骏》中,还有一个红苹果意象的运用,也是点睛之笔。

  马骏就义前,妻子杨秀蓉带着女儿来探监,并将一个从家乡带来的红苹果塞到他手里,希望他能够平安出狱。马骏英勇就义后,这个苹果跌落到血泊之中……这一特写镜头,直抵人心,带着观众一同走进了电影的语境当中,跟随着片中情境同揪心、共悲切。

  红色基因血脉相传

  “看完影片之后深受感动和鼓舞,从这样的红色电影中,我们汲取到了奋进的力量。我认为这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好的形式之一。”呼和浩特海关工作人员李秀泽看完电影《青春之骏》后说。

  诚然,《青春之骏》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能让人在观影过程中多次留下感动的泪水。然而这部影片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能给予我们精神力量,能帮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能在致敬英雄中激发吾辈当自强的奋斗热情。

  我们的祖国和民族需要英雄,也不乏英雄。像马骏一样的一代又一代先贤,以青春之志,淬信仰之火,昂民族精神,用血气与大义,担当与牺牲,书写了我们国家和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从积弱走向富强的壮丽史诗。

  慨然赴死,烛照后来。他们脚步虽止,然而他们的精神早已化作民族的脊梁。他们是照亮我们民族、我们国家前行奋进之路的精神灯塔。

  电影《青春之骏》召唤“五四”精神的回归,它对马骏等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讴歌,对他们胸怀全局、勇于担当的革命立场的颂扬,对他们坚韧不拔、勇于献身的奋斗精神的诠释,对他们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优秀品德的赞美,是精神的洗礼,更是信念的传承。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铭记英雄,是为了激励我们更好地勇毅前行;铭记历史,是为了不忘来路、不改初心、不辱使命。对革命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必将由我们续写。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电影《青春之骏》观后
~~~——读毕亮《如看草花:读汪曾祺》
~~~——芷若散文品读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策划
   第04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07版:市场监管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草原号
   第12版:收藏
信仰之火生生不息
细微处见精神
春花秋月 夏蝉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