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刚过而立之年,正是工作能力已经养成、工作经验相对成熟的阶段。可据新华社记者线下、线上探访各类招聘活动发现,不少企业招聘都要求“年龄限35岁以下”,有的甚至提出“员工90化”。一道自然的生理年龄线,成了很多35岁以上求职者不可逾越的坎儿;本以为是显著的就业优势,却成了足以将能力经验排除在外的入职劣势。
有数据为证:智联招聘2019年数据显示,明确要求求职者35岁以下的岗位比例与两年前相比上涨2个百分点;脉脉发布的《互联网人才流动报告2020》显示,19家互联网头部企业的人才平均年龄为29.6岁。互联网业内人士更表示,企业大都不会公开对年龄设限,但“35岁以上的简历根本不会看”。而对于很多中产阶级来说,35岁的危机感不仅来源于求职“天花板”,更有“上不去下不来”的发展困境和“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而且如果35岁前没升到管理层,这样的职场人可替代性强、易被辞退,因精力不足、技能老化往往跳槽也很难,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对于上述现象,笔者以为必须给予正确对待。尽管“一方面是人的寿命不断提高,一方面是职业生命在被压缩”是现实,但也不该人为设置职场“年龄红线”,更应杜绝“年龄歧视”。以企业为例,“年龄歧视”严重不仅是对这些上了年岁员工的不公平,而且也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正如有的企业负责人表示,35岁危机实际折射了用人理念的误区,企业可能会错失一些人才更不利于人才长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诚如其言,企业发展当注重人才而不是仅仅盯住年龄不放。
当然,职场“年龄红线”也不是一道无法破解的社会课题。对此,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强化执法,避免就业市场把年龄作为“一票否决”的门槛;另一方面也应在提升劳动者技能上下功夫,如企业、教育部门、职业中介体系相结合,完善职业和终身教育,畅通人力资本提升通道。
对于35岁以上的求职者来说也需要调整心态,将精力用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上。只有在残酷的职场上时刻保持“我能行”的优势,才有“任我行”的从容。35岁,是“门”不是“槛”,是新的起跑线不是职业的荣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