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纠纷化解在百姓家门口

  □本报记者  李晗

  作为乌海市唯一一个农区基层人民法庭,今年以来,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法院巴音陶亥人民法庭强化诉源治理,积极构建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力争实现“小事儿不出村,大事儿不出镇”,让纠纷化解在百姓家门口。

  “拖欠5年的土地承包费,终于拿到了!”

  近日,在巴音陶亥人民法庭调解室,在法官薛文光的调解下,一起土地纠纷得以圆满解决,也让家住巴音陶亥镇渡口村的村民刘五七拿到了自家八亩地的承包款。

  事情还要从今年5月说起,巴音陶亥人民法庭陆续接到多位村民起诉乌海市某农牧业公司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经法庭了解,2010年,该公司与渡口村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以每年每亩地400元的价格承包了村民的土地。刚开始,该公司还能按时支付承包费用,但从2017年开始,因公司经营不善,无法继续支付承包费。无奈之下,今年5月,刘五七和其他村民一起来到巴音陶亥人民法庭起诉该公司,要求其支付拖欠5年的土地承包费用共计80多万元。

  接到这一纠纷后,巴音陶亥人民法庭决定启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迅速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第一时间与巴音陶亥镇政府和镇司法所等多家部门协调联系,通过积极联动、提前介入,迅速摸清了纠纷成因、症结所在,为后续解决纠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音陶亥镇政府老书记工作室负责人甘秀金也是这次化解纠纷的参与人之一,接到法庭的协调联动申请后,他第一时间走向田间地头,深入当事农户家中开展协调工作。

  “多元解纷机制能有效融合多方力量,使矛盾得以迅速化解。”甘秀金有感而发。经过大量的前期协调工作,村民和被告公司同意进行调解。巴音陶亥人民法庭决定采取“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同时,为了方便人民群众,避开村民农忙时间,法庭和巴音陶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还延长了工作时间,利用午休时间办理调解手续。对于不方便上门的群众,法庭还采取了远程在线调解方式进行调解。最终,经多方努力,被告公司先行支付了60多万元的承包费,并承诺将陆续结清剩余费用,71户村民拿到了承包款。

  “真没想到,这么多部门都对这个事这么上心,让我们在家门口就把纠纷解决了,真是省心、省钱又省时,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诉讼负担。”刘五七激动地说道。

  “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巴音陶亥人民法庭本着这样的工作理念,针对老百姓身边的矛盾纠纷进行诉前化解。截至目前,该法庭通过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成功调解案件71件,切实为百姓减轻了诉累,让他们享受到了“一站式”的司法服务。

  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法院院长张清艳说:“我们集共同的力量来化解纠纷,治理诉源,努力把小矛盾小纠纷化解在基层,重大矛盾隐患解决在市域,积极探索法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化解机制,促进息诉息访案结事了,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人民法院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基层人民法庭则是最后一道防线中的“排头兵”。巴音陶亥人民法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矛盾纠纷诉源治理,利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调处乡村纠纷,犹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读图
   第07版:要闻·广告
   第08版:科技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守护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
这个中心不仅多功能 还很“智慧”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青检听证员” 来了
“安全”伴你 过暑假
蒙古包里解纠纷
小贺终于享受了 国家补贴
送法到田间
把纠纷化解在百姓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