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把电视节目内容改编成图书的做法,也对如今图书市场名目繁多的“课”较为反感,但还是认认真真读了《康震古诗词81课》。康震在电视里讲的有些内容,我还没听够——对于电视媒体而言,时间都是用分秒来计算的。电视里的内容走出荧屏成为图书时,从嘉宾转变成作者的康震果然谨慎了许多,谨慎到他每引用一两句古诗,都标注出处。在这样考证派的细致中,我看到的是“书”这个古老载体更安全、更可靠的一面。书里,作者一一推敲了所选诗歌的作者生平、创作年代和与其相关的知识点,由于不再受时间和篇幅的约束,康震的解读也变得灵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康震的“讲课”内容,由诗人(词人)生平、写作背景、诗人轶事、康震的感受等几部分构成。比起那些逐字逐句的解读,我更喜欢诗人的趣闻轶事。我们借工具书和其他资料,可以找到关于古诗的解释,但要找到这首诗对应的外延知识,则需要更多的时间,也不一定知道得那样细密和多元。比如,知道唐代诗人的境遇之后,就会发现他们都不是一个活在真空里的个体,他们的烟尘生活,甚至比诗歌还值得细细品咂。康震在书中的横向比较,打开了读古诗词的另一扇门,同时被打开的还有了解诗人更多八卦的好奇心。
如果说,《康震古诗词81课》的内容是“课”,那么听课人首先看到的是老师的偏好。在选诗词方面,康震完全凭借自己的爱好,喜欢的诗人,就选十几首;不喜欢,就只选了一首。按照朝代来分,他所熟悉的唐诗占据了大约一半,宋代的诗词以李清照和苏轼为主,这也和康震本人单独讲过这两位诗人(甚至出了书)不无关系。解读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时,康震以口语化的语言(这当然也带着电视媒体的语言特点),把诗歌的对比坐标放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进行解读,是为了争取更为广泛的接受群体。
等我们读懂了书中的古诗词之后,它们对我们生活的直接影响,或许没那么快,没有那么彻底。但我们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提高。韩愈不是说“草色遥看近却无”吗?读诗词时,某一种颜色一定会丰富我们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