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毛忽洞寻“宝”

  □张志国

  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坐落于阴山北麓“高台梁”脊地。听说这里毛忽洞的李茂,藏有珍贵的《对联本》,于是慕名前往寻“宝”。

  毛忽洞是自然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来以农耕为主。早年来这一带开垦种地的是李茂的姥爷刘蛇,村里的刘蛇壕因刘蛇而得名,后来刘蛇壕也叫锁锁壕,却是因为李茂的父亲李增荣(小名李锁锁)在此地承继岳父之业。

  毛忽洞是蒙古语,意为“不大好的井水”。可见此地曾有泉水,人们聚泉水而居,才有了这个自然村。

  对于李家的家世,李茂所知有限。他说,李家祖籍山西代县,祖父李子华三十来岁从老家来后套,当时李茂的父亲李增荣年仅5岁。而李增荣补充扩写《对联本》的时间是1928年,由此推知,李子华走西口来后套的时间,大约在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至1908年),即乌镇兴盛时期。

  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至1861年),晋商代表山西乔家大院兴起,带动了北方商业的发展。一些晋商商号在包头设立分号,开辟对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的买卖,并建立两条商业通道,其中一条经乌镇、海流图镇、甘其毛都到达库伦,乌镇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驿站。清光绪年间,晋商根据其周边乌兰敖包取名乌镇,从此乌镇之名沿用下来。至1921年,乌镇商业进入鼎盛时期,商号林立,其中有18家大商号,成为名噪一时的塞外名镇。

  至于李茂祖父留下的这本《对联本》,李茂说不出什么缘由来,用他的话说,父亲在世时从未说过这方面的事情。但《对联本》的抄写,肯定是其祖父的手迹。祖父李子华写一手好字,父亲李增荣也曾学习家传的书法,只是由于祖父去世早,父亲的书法又以自学为主,未及全部得到真传。

  祖父李子华生前具体从事什么职业,李茂无从知道,但从家传《对联本》一事和祖父的一手好毛笔字来看,李子华当年应是文化造诣很高的人。《对联本》的抄写时间为1917年,而且抄写认真周全,一丝不苟,透露出作者对书法及对联的热爱。不论是从前人那里学得,还是自编自积自抄,都可说明,李子华当年就是给乌镇人书写对联的写手。这不仅因为他的字写得美观大方,功夫了得,而且也因为他就是各种对联的活辞典。不仅逢年过节给大家写春联,而且每有新房建成或门面开张,乌镇人都要请李子华写上相应的对联。

  从留存至今的230多个门类的对联来看,其中有相当部分内容具有写实性,描写了乌镇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车马穿梭。对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商贸、政治、军事、教育、民生等多个方面。对联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 朗朗上口。

  《对联本》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河套有限的典籍中,这是重要的一部。对联的书写,不仅是文字的传播,更重要是文化素养的表现,是社会风尚的载体,重温这些对联所表达的诗情画意,足可想象一百多年前乌镇人的思想意识和生命情怀。

  这本经历一百多年世事沧桑的典籍,能够得以留存到现在,确实是件不易之事。其间风云变幻,都没有导致伤其大体,可见文化传承的坚韧顽强。如今它在乡间僻壤安然度过百年,我们理当珍惜重视。根据抄录人在封面留下的“对联本”三个字,结合它的出处与存史价值,遂将这勘校翻印后的本子,取名为《乌镇常用对联手抄本》。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草原号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丰收的歌谣
纵横阡陌似江南
落在山腰的红云彩
秋韵
随麦子四季起舞
毛忽洞寻“宝”
塞外 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