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唐)《守岁》
【原典】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释义】
傍晚的夕阳斜照着华丽的宫殿,岁月使宫廷更加美丽。年终岁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宫闱里似乎吹进了和煦的春风。梅花绽放阵阵飘香,宫廷内外张灯结彩。大家载歌载舞共度良宵,迎新年辞旧岁。
首联“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点明守岁地点,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颔联“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指出节令转换带来的气候变化。颈联“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描写阶前白梅绽放飘香阵阵、殿内张灯结彩红烛辉煌的景象。尾联“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紧扣春节“守岁”传统,由宫廷而天下,概述举国欢庆、辞旧迎新的喜庆时刻。
这首《守岁》作于唐贞观之治年间,除夕之夜君臣守岁共欢,万千民众阖家团圆、共享天伦,面对皇宫里里外外一片祥和美景,唐太宗李世民即兴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五律,描述除夕夜人们共度良宵、守夜同欢、辞别旧岁、喜迎新春的喜悦和美好,祈愿新年新气象、家国愈昌隆。
【启悟】
春节被中国人视为“百节之首”,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除夕守岁是春节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俗名“熬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忙碌了一年,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享受的是天伦之乐、生活之美。家人团聚、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是每一个小家庭幸福美满的体现。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春节好似一面镜子,既映照出“小家”的其乐融融、幸福满溢,也投射出“大家”的日益繁荣、蒸蒸日上。“共欢”二字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家与国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一种深植于血脉的文化传承,又是一种时不我待的时代责任,激励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定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如期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哈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