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论】

不放烟花爆竹,年味儿就淡了?

  春节期间,和全国不少地方一样,内蒙古多地也发布了限时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受到居民欢迎。但也有少数人认为,禁放烟花爆竹让春节少了年味儿。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真的就没年味儿了吗?本期“来论”,我们选编3篇来稿,与大家一起探讨。——编者

  “禁燃”是文明过年新风尚

  ◎刘天放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不少城市都开启了“禁限放”模式。今年,全国多座城市扩大了禁放范围,同时违规燃放也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几乎人人皆知,一是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影响空气质量。二是烟花爆竹发出的声音会形成噪音污染,影响人们休息和健康。三是燃放烟花爆竹时稍有不慎,不仅会发生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故,还可能引起火灾,造成安全事故,教训十分深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不燃放烟花爆竹。

  诚然,爆竹声的确为春节增添了几分热闹和喜庆,被视为标配。但以更文明和环保的方式增加年味儿,同样可以达到喜庆的目的。过年的喜庆,不是靠烟花爆竹燃放烘托出来,而是用乡情、亲情、友情等共同浇灌和营造出来。一个用烟花爆竹炸响的年,即使再热闹背后仍是寂寞。最醇厚的年味儿,该是合家团圆的温馨、文明和谐的安宁。让禁止燃放成为文明过年新风尚,才更符合新时代要求。

  年味儿也要与时俱进

  ◎吕海峰

  时代在进步,社会越来越文明,我们的传统观念也要改变。依然拘执于传统的年味儿,听任炮声震天响、烟花满天飞,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现实需要。烟花虽美,转瞬即逝;蓝天白云青山绿地,公共卫生和生命安全,更值得我们每个人珍惜。

  不放烟花爆竹,就少了年味儿?也不尽然。春联、年画、庙会等传统文化元素,照样可以凸显年味儿,蓝天下的一张张笑脸,比烟尘呛人、碎屑遍地更能体现新年新气象。现代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我们比过去有更多方式辞旧迎新。

  年味儿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文化的丰富多彩。过一个加了“环保味”的安全、祥和、绿色、健康春节,我们的幸福感一点也不会少、年味儿一点也不会淡。

  给过年更多文化选择

  ◎竹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向来是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烟花爆竹或许是春节期间最突出的文化标识。然而,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灾害令人触目,更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背道而驰。

  近年来,随着公众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春节期间禁限燃放烟花爆竹观念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文明的方式过节。这其中有群众的绿色自觉,更有政府的积极作为。无论是看一场大戏、逛一场庙会,或是听一段音乐、读一本好书,只有当政府精心搭好台,百姓才能尽兴唱好戏。

  在倡导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的今天,更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市场力量,通过广泛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书画、送展览、送春联等文化下乡活动,创造出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春节新民俗,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发挥电影院、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馆的主阵地作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在浓郁的文化熏陶中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给群众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更新的文化消费选择,年才能过得更充实,更健康,更快乐,更有味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特刊
   第05版:评论
   第06版:首府
   第08版:乡村振兴
让创新驱动的轮子加快转起来
战胜自己 方可赢得人生
“亮”出实招
东风随春归 发我枝上花
别被健康流言 带偏了节奏
警惕盛宴变“剩宴”
不放烟花爆竹,年味儿就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