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展现黄河几字弯文化的全景之作

——评《“黄河几字弯”的韵味》
  ◎孙红梅  王静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蜿蜒,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一曲激昂慷慨的《黄河颂》,描绘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让我们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百万年来,中华民族依偎着这条大河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流域文明,它们像散落的棋子,始终在黄河文化这幅瑰丽多姿的棋盘上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千百年的黄河文化积淀、历史故事以及近年来黄河沿线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都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一套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黄河几字弯”的韵味》将于近期与广大读者朋友见面。丛书从乡音、风景、热土、文化、味道五个方面,为读者献上一份黄河文化大餐。

  作者田宏利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客运段一位普通的列车乘务员,酷爱摄影与探险,工作之余,兴起之时他常常独自一人去远足、采风,寻找创作素材与灵感。接到约稿后,他便扛着一台相机、带着一个本子出发了。从2020年夏到2021年夏,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黄河几字弯内蒙古段沿岸的每一个城市:从呼和浩特出发,沿黄河逆行而上,乌兰察布、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阿拉善、乌海,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古云中到白道岭,从土默川到南海子,从得胜沟到蜈蚣坝,从红格尔图到百灵庙……他几乎走遍了内蒙古所有的历史遗存与红色圣地。每到一个地方,他必定先去当地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然后到黄河岸边的村镇里和老乡拉家常,记录风土人情。边走边拍,边走边记,这套《“黄河几字弯”的韵味》便应运而生了。

  当谈及这套书的创作初衷时,田宏利笑着说:“黄河文化内涵丰富,我想,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通过双脚丈量、双眼观察、双耳聆听,才能讲出真实、生动、鲜活的黄河故事。”

  乡音萦绕游子心

  “还乡最爱是乡音,甜美温馨趣意深。”内蒙古黄河沿岸,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兰察布、乌海和锡林郭勒盟大部分地区,约有1000万人说内蒙古西部方言。西部方言又包括此地话、梁外话、后山话、河滩话、东路话。所谓“十里不同音”,这些方言各有各的特点,正如《黄河几字弯·乡音》中所说:“熟悉的乡音里,包含着众多‘风搅雪’般的词汇,就像蒙晋沿黄两岸的二米饭那样适口,像回荡在阴山脚下、土默川上、黄河岸边的爬山调一样亲切。”

  “山曲儿本是无梁子斗,多会儿想唱多会儿有”“想唱山曲儿拉长音,十里路上有人听”。多少年来,在走西口带来的蒙汉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二人台演遍后大套,爬山调唱响河套川,巴彦淖尔曾赢得小戏之乡和歌海的美誉。《黄河几字弯·乡音》是一首内蒙古各族儿女携手共进、共创美好家园的赞歌。书中不仅让你体味内蒙古黄河沿岸方言的魅力,还可以全面了解二人台、爬山调、漫瀚调、蒙古族长调、短歌、古如歌等内蒙古民歌的起源与发展,呈现出一场全方位展现黄河几字弯区域内社会历史的变迁状况的视听盛宴。

  “月光悄悄地染亮了牧场,阿妈的歌声温暖我心房。”每一句乡音、每一段旋律总能绽放出一朵古老的传说、生活和史诗之花,或艳丽,或淡雅。

  风景这边独好

  黄河在内蒙古涤荡出美丽富庶的河套平原,冲击出历史悠久的土默川,造就了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的乌梁素海……沿黄河两岸沙漠浩瀚、草原广布、峡谷险峻、平原肥沃,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历史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爱上内蒙古,从一见倾心的草原开始,从雄浑壮阔的黄河开始。

  走进《黄河几字弯·风景》中,我们一路游览,阴山山脉、响沙湾、乌拉特草原,老牛湾、哈素海、月亮湖,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祖国正北方,亮丽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区域的美丽风光,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态旅游理念,这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手册,更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在《黄河几字弯·风景》中,我们还可以静静地聆听那些关于黄河、关于内蒙古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昭君出塞播下了汉族和匈奴的和平友好的种子;好兄弟哈力图和素克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哈素海的一湾碧水;响沙湾悲壮惨烈的传说使这漠漠瀚海多了几分坚毅与执着……流传千年的故事在亘古的大地上流传,不变的山河,丰盈着美丽的传说,就像生长在阴山上的林木与青草,生生不息。

  大地上的红色丰碑

  黄河流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黄河几字弯流域在革命战争年代诞生的红色文化,在黄河文化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陕甘宁边区的北方门户,保卫延安的桥头堡,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黄河红色文化处处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捍卫着党的初心和使命。

  《黄河几字弯·乡音》中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一个个辉煌灿烂的伟大胜利。我们追寻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来到了红色圣地得胜沟,得胜沟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警卫连旧址就位于武川县得胜沟乡得胜沟村北面峰峦起伏的虎头山山顶上。8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惨烈战斗,如今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来到了百灵庙红色教育基地,这里曾经发生过震惊中外的百灵庙大捷,这是中国军队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取得的又一次胜利,全国军民无不扬眉吐气、欢欣鼓舞,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我们看到一大批革命者在这里留下的光辉足迹,他们走过的足迹,造就了珍贵的红色文化遗存,成为闪耀在历史深处的一颗红星,引领着各族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如今,无数革命先烈铸就的红色文化基因融入了我们共产党人的血液中,在黄河岸边,他们用初心和使命守护万家灯火,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无畏与坚守。在这片红色沃土上,红色精神深深镌刻在了黄河几字弯百姓心中。

  让黄河文化活起来

  黄河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是黄河精神的重要方面,黄河精神是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几字弯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最活跃的区域。如何让沉睡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觉醒”,让文化资源“活”起来,是《黄河几字弯·文化》的初衷。

  质朴生动、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阴山岩画,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岩画中分布最为广泛、内容最为多样、艺术最为精湛的岩画。它像一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大观园,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包头市南海子湿地公园的前身是南海子码头,迄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南海子渡口曾是黄河中上游的水运枢纽和皮毛集散地,老包头在西北地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的繁荣使南海子渡口扬名天下。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旗政府所在地乌兰花,传说当年花木兰从军,曾途经此地。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说:“我今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意在指示人们,文化是极其实在的东西。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黄河文化包罗万象、绚丽多彩。《黄河几字弯·文化》用一件件真实的历史事件、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将内蒙古黄河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串联起来,让沉睡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觉醒”,让文化资源“活”起来,在不同读者的眼里展现出不同的图景。

  舌尖上的内蒙古味道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这些民间谚语是黄河沿岸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黄河几字弯的民间饮食文化是黄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在这片含而不露的土地上,老百姓的劳作、经营、安居乐业形成了内蒙古特有的风土文化。

  民以食为天,内蒙古是食材大省,是中国优质食材源地,独一无二的食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美食体系。饮食上,烩菜、焖面、炸油糕、胡油饼、枣山山、面人人……这些内蒙古特色农家美食是传统文化习俗、农耕文化在内蒙古地区最生动的体现。阿尔山山野12味、锡林郭勒蒙餐8绝、河套20风味、通辽8珍味、呼伦贝尔12味,在《黄河几字弯·味道》中,你会发现这些“内蒙古味道”的影子。巴彦淖尔市的巴盟烩菜、杭后酿皮、杭后肉焙子等,呼和浩特的莜面、烧卖等,光是书中精美的美食图片就会让你垂涎三尺。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这是一部全面展现黄河几字弯文化的全景之作,是一场听觉、视觉、感觉、嗅觉、味觉的盛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陶庵梦忆》
~~~——评《“黄河几字弯”的韵味》
~~~——《寂静的梭梭》赏析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草原号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要闻·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感受浮华与苍凉
全面展现黄河几字弯文化的全景之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