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寂静的梭梭》赏析
  ◎路远

  武永杰的新书——《寂静的梭梭》出版,单单从书名上来看,你就会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着的那股子浓浓的诗意。书中所收录的文章清淡而意蕴深远,流畅而不失雅致,已经很少见过去的那种主题外露的功利性,更多的是用文学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我将这本书的风格总结为一句古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先读第一篇《绽放在草原上的马兰花》,写的是乌拉特后旗一支红色文艺宣传队。在作者的笔下,这朵“马兰花”与众不同,它有血有肉,色彩艳丽,绽放在大地。文章通过对一个个人物活生生的刻画,一组性格鲜明的人物群像跃然纸上——一专多能的布图格奇、小演员陶格斯、队长宝音,还有姜玉秀、包向飞、其达拉斯、斯庆、塔宾尼格等等;主要事件有——主人公布图格奇的成长史;寒冬深夜为边防连队送戏;小陶格斯双目失明;暑夜赶走沙漠路;背着乐器爬高山;洪水冲塌房屋;血水情浓一家人等等。犹如交响乐主旋律之外还有副主题部的呈现,在第三乐章出现了优美的爱情——苏拉娜和青格尔,爱情与事业水乳交融,将情感推向高潮……最后是“走进国际大舞台”,硕果累累,似抒情,似总结,似咏叹,似高歌,再用一段诗一般的文字作为结束语:“马兰花伸展着茂密的枝叶,把春天的问候送给远方的朋友,啊!等你,只为了马兰花开的约定。”意犹未尽,余音绕梁。

  再读第二篇《黑色的眼睛》,虽然文章背景依然是武汉疫情,但是作者并未正面去写那些抗疫英雄,而是借女儿依涵的口吻,借她的眼睛、她的信函,从侧面展示了她的父母亲在最前线抗疫的情景。记得早年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学过一首古乐府诗,“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说的是侧面描写的成功用法,不正面去写罗敷姑娘的美,而是通过其他的人眼睛和神态,像镜子一般来折射她的美,这比正面描写更有力量。该文通过女儿眼中所折射的父亲母亲的形象,比正面展示要更加生动感人。我尤其喜欢最后抒情的文字:“此刻,寂寞孤独在黑夜里升华,黑夜如此深邃。哦,这个夜不会太长,黑暗过后将是一个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依然是以疫情为背景,却用书信体的手法来塑造女大夫爱荣姐——她平凡朴实,却又在武汉抗疫中展现出不平凡和勇敢,与前一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平常生活中挖掘不平常的意义,是作者在文章中的匠心独运。譬如《梭梭复工记》之一与之二,记述的是非常普通的生活与工作的琐事,却在平淡的记述中表露出一片真情。

  《梭梭复工记》之一,写到疫情过后的第一天,作者骑车去上班的心情,那份急迫,那份欣喜,那份释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好久没有听到汽车的鸣笛声了,好久没有看到车水马龙的穿梭了……”谁知到了单位却不见一个人影,原来是自己搞错了日子,今天是星期日啊!看到此,我们不禁会心一笑——作者这个大包袱实在是抖得高妙!

  《梭梭复工记》之二,则延续了《棱棱复工记》之一中对于办公室几盆植物即将枯死的感叹,上篇说:“干枯的叶子,干裂的泥土,真没有想到,这些花花草草也没有逃脱疫情带来的灾难。”之二中继续交待这些花草:“她不忍心听到那些来自生命深处的呼唤,轻轻摇动已经脱落泥土的枝叶,生命如此脆弱,不经意中便悄悄离开了人世……”这种细腻的描写不正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现病毒的严酷无情吗?此次疫情,受到摧残的何止只人类啊,动物和植物同样也倍受煎熬。

  我尤其喜欢这两篇文章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时不时迸溅出思想的火花:“这些日子,她最想见的是亲人,最怕见的是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一夜之间仿佛变得遥远了。”“哦,原来那些默默走过的熟悉的陌生人,竟然因为一层薄薄的口罩而疏远了彼此的距离……”“时间在一壶茶的功夫中流逝,正午的阳光射在屋内,绿萝蜷缩着身子紧紧地锁着泥土,迎着阳光慢慢地苏醒……”

  《春暖农家小院》写的是电业扶贫,集中描写了赵四一家是如何走上富裕之路的。作者采用的是小说笔法,给读者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赵四虽然很勤奋,却多灾多难,脱贫致富只是个美丽的泡影。后来,“农电所来了好干部,电线拉到家门口,福到人间福水流”“白花花的河水流进了自家田……”再后来,“一基基电杆整整齐齐地站立在白云蓝天之下,一道道闪亮的银线迎着阳光在空中飞舞。三间红砖房子,整洁的院墙,干净的院落,谁都不会想到这里曾是贫困户赵四的家。”“有了电,生活变了样,日子过的和灯一样。从前日子过得憋屈,自从用上机电井,赵四一家天天像过年……”故事到这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没有干巴巴的说教,没有假大空的口号,只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家人的变迁,完成了一次脱贫致富的转变。

  《光明的守护者》是一篇行业报告文学。作者在塑造“行业英雄”,可这些英雄都是普通的工人和基层干部。作者在灾难中来挖掘他们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展现他们可贵的品质。文章大气磅礴,用文字渲染了雷雨风暴和洪峰。在这种惊心动魄的背景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出场了——李晓红、刘浩、杨国锋、郭建军、刘祖光……每个人都有一段儿催人泪下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磨难和艰辛。但是,就是这样一群普通人,他们在灾难面前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奋战在一线,抢救濒临倒下的线杆和电缆,保障电路的畅通无阻……他们是抢险者,又是遇险者。为了营救这八位“勇士”,救援方案很快形成,轮式装甲战车、高防护特种车、越野保障车以及18名队员组成了一支救援队。“坦克来了,冲锋舟来了,挖砂船来了,消防队员来了……”八名电业工人终于被营救出来。

  作者以她所熟悉的电力行业为载体,用活文学色彩,充分运用形容、描绘、渲染、刻画等技巧,叙述忽尔奔放粗犷,忽尔细腻如丝,如“突然一滴水都掉在本子上,他抬头望着天花板发呆,一只只像蚯蚓似的水渍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它们缓慢的舞动着,在屋顶上留下一道道弯弯曲曲的足迹……”若无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是不会写出这么生动精彩的细节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陶庵梦忆》
~~~——评《“黄河几字弯”的韵味》
~~~——《寂静的梭梭》赏析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草原号
   第06版:特刊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要闻·广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感受浮华与苍凉
全面展现黄河几字弯文化的全景之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