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城而起 因城而兴

满族小学的太平鼓舞队的“小格格”们。
  太平鼓,直径30厘米左右,外形似团扇,鼓的正面有的绘阴阳鱼,寓意和谐平安;有的绘牡丹花,寓意富贵幸福,鼓的背面常书写“天下太平”四字,因此得名太平鼓。

  太平鼓是单面鼓,用高丽纸或者羊皮、牛皮、驴皮等材料做鼓面;鼓柄下端有多个金属环;槌长30厘米左右,尾部系绸带或绦穗。

  太平鼓舞分舞蹈和击鼓两部分,鼓点、舞步变化多达几十种,队形变化丰富多样。

  于慎孝,呼和浩特满族太平鼓舞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他说,太平鼓舞发源于东北满族聚居地区,最早是满族举行祭祀、祈福等盛大仪式时跳的一种舞蹈,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也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表演太平鼓舞时,舞者一般以满族传统服装为主,女性要走吉祥步,可以体现出高雅端庄的美;男性的步伐以武步、矮子步为主,多模仿骑射、鸟兽的动作。舞蹈时左手持鼓、右手持鞭。

  “太平鼓舞流传到呼和浩特至今有近300年的历史。”于慎孝说,清乾隆年间,呼和浩特修建绥远城时(即现在的新城区一带),调来八旗军驻防。八旗军主要是满族人,同时还有蒙古族人和汉族人。他们的到来,把流行于东北的太平鼓舞带到了绥远城,并逐渐流传开来。

  打太平鼓,唱太平歌,贺太平盛世。

  太平鼓舞从起源至今,表达的就是一种热情、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

  逢年过节或者隆重的日子,人们常会跳起这种舞蹈,表达欢快喜悦的心情。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号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要闻
   第09版:公益广告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敲响太平鼓舞出盛世太平
关帝庙: 见证各民族 互相影响共同学习
因城而起 因城而兴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好地传承
重新打造 再创辉煌
全民健身 和合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