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辽上京皇城内小小骆驼蓬草 见证草原丝绸之路

辽上京皇城内的骆驼蓬草。
赤峰市敖汉旗辽墓壁画瓜果图。
  □王大方

  “一株骆驼蓬草,见证草原丝绸之路”。辽文化考古学家讲述了一段丰富多彩的故事……

  辽上京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建成于公元918年,初名“皇都”后改称上京临潢府。上京幅员辽阔,有南北二城,北曰皇城,南曰汉城。二城相连,这里设有专为万里之外中亚地区回鹘人开的“回鹘馆”。

  在辽上京城内,随处可见盛产于我国西北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沙漠植物——骆驼蓬草。骆驼蓬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等半干旱地区也有少量分布。这种植物在内蒙古东北巴林左旗一带稀见,有趣的是惟有辽上京城内分布甚广,而出城即无。这种植物仅在辽上京皇城能够看到,原因就考证到汉城里的回鹘营驿馆了。

  这一现象表明,辽上京内骆驼蓬草的生长,是在公元918年辽上京建城以后之事。大西北地区骆驼蓬草种子被携入城内,原因是草的种子粘在商贸之舟骆驼的身上,后脱落在上京城。或者是骆驼蓬草的种子粘在商旅所用的毡毯等织物上抖落在上京城里的。

  活跃在“草原丝绸之路”的回鹘商旅,每隔4年就赶着骆驼队从西域来到辽上京。回鹘商队以朝贡名义向辽朝贡奉的物品有:琉璃器、和田玉、珠、犀、宾铁、兵器等物,每次贸易商人可获得数倍的利润。随着回鹘与辽联系的不断加强,西域地区的物产也传到了辽上京。除了骆驼蓬草外,美味的西瓜也传入上京。五代人胡峤在《陷北记》述其北行时曾见辽上京一带有西瓜种植:

  “自上京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地势渐高,西望平地松林,郁然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指中原地区)冬瓜而味甘。”

  1995年,在赤峰市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内发现了一幅“西瓜图”。据专家鉴定,这幅画是目前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西瓜图,对研究西瓜传入我国的历史具有重要资料价值。

  通过“草原丝绸之路”,辽朝通往回鹘的道路大致有南北两条。其南部的一条,即由辽上京(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或辽中京(今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出发,向西南经鸳鸯泊(今克什克腾旗达里湖)至多伦(锡林郭勒盟东南部);或由辽南京(今北京)出发向西北至多伦,过辽西京(山西大同),再沿阴山向西,过居延,穿越西夏,进入高昌回鹘王国,进而向西可入中亚、西亚;北部的一条则自上京出发,向西北经今蒙古乌兰巴托,折而南行,沿黑水至于张掖,与甘州回鹘进行贸易。沿河西走廊继续西行,可经由酒泉、敦煌而入高昌回鹘王国,再西行至于中亚、西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开通,方便了各国商旅往来,促进了各民族相互交流,也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契丹辽王朝的经济更加稳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辽上京皇城内小小骆驼蓬草 见证草原丝绸之路
过去,抖空竹有专门的说词和讲究
人和空竹完全合一, 才能完全享受到空竹的魅力
让抖空竹走入寻常百姓家
小空竹大天地
把空竹技艺很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