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大心思为民增收

  □本报记者  薛来

  “钟大爷,最近身体好些了吗?”初见王智峰时,他正在走访脱贫户钟林。“你不用老来看我,我虽然不能干活,但我们俩口子有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加上土地承包费,一年收入1万多元呢!”78岁的钟林笑着说。

  2021年9月,王智峰被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公安局派驻到先锋乡孟家段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说起他,村民们都掩口而笑:“每次走访入户,王书记都要掏出本子写写画画,也不知道他在记些啥!”

  驻村第一天,王智峰便马不停蹄开始“敲门见人”式走访调研,他说:“熟悉村情是驻村书记的第一要务。”在村党支部书记张洪文的带领下,他层层走访脱贫户、低保户、一般户。对于村集体经济收入状况、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保障等各方面进行了细细盘问、深入调查,因地制宜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具体帮扶方案,使驻村工作思路明确、干有方向。“阮大娘有3个儿子,但不在身边;钟大爷患有多种慢病,无劳动能力;张大哥有6亩地,收入不稳定;村委会办公设备需要改善……”这些细琐的信息写在他的笔记本第一页。

  孟家段村地处丘陵山区,多年大水漫灌,使地力逐渐减弱。王智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张洪文多次到先锋乡政府和旗农牧业局交涉,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今年3月底,“1500亩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终于落户孟家段村。就在王智峰和村干部们欢呼雀跃时,一道更大的难题摆在他们面前——许多村民因为不了解高标准农田的好处和运作流程而在观望。“耕地整在一起,将来的收成咋算呢?”村民刘玉琴无不担忧。

  为了打消村民顾虑,白天,王智峰协同张洪文带着工作人员测量土地、核对取水口,考察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等工作。晚上,就前往村民家中宣传政策,他从当前形势讲到未来发展,从“田成方、渠相通”讲到“旱能浇、涝能排”……在王智峰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终于“开了窍”。高标准农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如期进行,今年秋收工作一结束,项目就要正式开始实施。“王书记为了让我们增收,可下了大心思,1500亩土地集中连片,那场面得有多壮观,想想都激动!”村民徐凤春兴奋地说,“明年的孟家段村将要大变样儿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出彩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乡村振兴
鄂尔多斯打造消费帮扶“升级版”
〖看台〗
“秸”尽所能
花大心思为民增收
敖汉旗:攥紧农牧业“芯片” 加快种业“破壳”
〖速读〗
乌珠穆沁草原上的“致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