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建华 郭大蕾
在开鲁县保安农场海鹏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小麦品种示范田,风吹麦田千层浪,一架无人机在麦田上空呼啸盘旋,“田保姆”正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进行植保,40多亩地的小麦一会儿就完成了飞防作业。
“只看飞机天上转,不见农民田里忙”。近年来,开鲁县推广精细化水肥管理、机械化绿色防控,把科技手段融入小麦种植全过程,用科技为农业赋能,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助推农业走现代化、科技化发展之路。植保机、无人机“飞进寻常百姓家”,代替人工投入到了田间管理中。
海鹏种植专业合作社机械管理者耿宝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无人机飞防是过去人工作业效率的几十倍,一天能喷洒500多亩地。机械化、精细化作业省时省工又省力,每亩地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至少节省投入200元。
海鹏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集种植、销售、服务于一体,一直致力于小麦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种植。合作社今年流转土地500亩种植小麦,并专门拿出40多亩地用于小麦品种实验示范,依托四川农业大学、通辽市农牧研究所和开鲁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技术支撑,实现小麦种植“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打响绿色牌,助推农业高效发展、农户增产增收。
保安农场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蒋加文介绍说,海鹏合作社小麦品种示范田今年实验品种5个、示范和扩繁品种8个。重点从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新“三品一标”抓起,实施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严格按照绿色产品生产规程进行田间管理,实现了绿色防控。
开鲁镇民主村千亩小麦绿色标准化示范田里,颗颗饱满的麦穗随风摇曳,即将成熟。在合作社负责田间管理的李纯生正在井房里为小麦冲施液体肥,说起如今种地的科技化水平,他打开了话匣子。“现在种地轻快儿,不管是浇地还是上化肥都不用人管了,一拧阀门就完事儿。”李纯生说,过去扛着铁锹、拿着水龙带浇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不但水肥分布均匀,少了畦埂,一亩地还能多出部分种植面积。
今年,民主村通过合作社流转土地600亩,绿色标准化种植小麦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飞机场、东关、联合、北关村种植小麦10000亩。示范田全部采用“统一良种选择、统一地力培肥、统一科学防控、统一绿色防治、统一精深加工”的五统一绿色标准化种植模式。
正在麦田指导田间管理的开鲁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赵瑞凡介绍,民主村小麦绿色标准化示范田种植的小麦,正是来自于四川农大、通辽市农牧研究所共同研发的,海鹏种植专业合作社选育的高筋品种蒙蜀系列。“我们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小麦生长期的特点,及时补充其生产过程所需要的大元素和微量元素,并按照绿色标准化生产流程及时进行统防统治。目前,全县有生产绿色小麦企业两家,年生产量达到10000吨以上。”
据了解,今年,开鲁县通过选优小麦品种、科学田间管理、绿色标准化和全程机械化种植小麦20000亩,为打响农产品绿色品牌和粮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