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籽籽同心 凝聚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赵曦

  “快点、快点啊,狼群又来了……”,同学们的喊声萦绕在李秀老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VR沉浸式体验教学课堂。

  一堂课结束,内蒙古财经大学2019级学生林曦佳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她说:“草原母亲都贵玛太不容易了,面对狼群入侵的危急情况,她用生命保护着国家的孩子。我们牢牢记住了都贵玛保护孩子的事迹, 任何时候都要以民族团结为最高准则,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

  乌云老师介绍,通过这种VR沉浸式的体验教学方式,同学们更能深刻地理解,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植青年心中。

  为了讲好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让思政教育教学有形有感有效,内蒙古财经大学教研室依托内蒙古自治区首家思政课共享型虚拟现实实践教学基地优势, 探索构建了基于VR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要在青年教师心中深植。6月23日,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室传来阵阵掌声……深耕教学与科研30多年的老师乌仁其其格教授正在分享第五专题的讲课心得。

  她的讲解透彻、明晰,为青年教师如何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提供了思路和参考,也在青年教师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每周四下午,该学院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活动如约举行,集体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给青年教师搭建了共享、共学的平台。

  在集体讨论环节,青年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解决。

  李慧茹老师发问:“案例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得当,案例如何精准有效嵌入?”,屈罗木图老师问道:“如何讲透第五专题的教学难点?”……探讨得热火朝天。

  在该校,经常会看到青年学生传阅《“石榴花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教育系列读本》的情景。

  2019级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生辛少贺说:“读本通俗易懂,脉络清晰,事例鲜活,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参考。”

  2019级法学院学生陈纪雅说:“我最喜欢读本里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

  这套系列读本是该校创新实施“石榴籽工程”的成果之一, 为在青年师生心中根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课本依据。

  2020年,内蒙古财经大学率先在全区高校实施“石榴籽工程”,3年来,累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活动1500余次 ,举办“石榴籽工程”大讲堂系列讲座3次、组织各类学生活动40余次,积极构建“全过程、融合式、立体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模式,真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不断激发广大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自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2.3万名师生心灵深处。

  内蒙古大学持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该校党委统战部和团委联合推出“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优秀大学生故事,通过发挥朋辈互助教育优势,进一步优化思政引领方式,全面深化“石榴籽”培根铸魂工程。

  这段时间,呼伦贝尔市团委推出线上《团团小课堂》,通过线上线下形式,打造民族团结特色示范课,强化青年团结力量,激发青年使命担当。去年一年,该市各级团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6600场(次)。

  在青年中深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蒙古已经蔚然成风:全区各级团组织通过打造“民族团结示范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深挖民族团结青年典型等各类活动,在广大青年团员中深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广告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广告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科技
   第08版:通辽
   第09版:要闻·广告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出彩
   第12版:经济周看
邵宸:用勤奋点亮求知路
籽籽同心 凝聚青春力量
记者手记
一起去逛校外展馆
大学生独具“酱”心走出致富路
奉献爱心 救助患儿
李平:“三生账本”写满为民情怀
●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