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科技创新为内蒙古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孙绍骋
  近年来,内蒙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强化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煤炭地下气化、乳酸菌基因测序等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全国首个火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等一批极具标志性意义的项目在区内落地转化,科技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进入新发展阶段,内蒙古的能源、农牧、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优势特色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也为各方科研力量大展拳脚提供了广阔舞台。

  能源技术革命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深刻变革,在内蒙古拥有极为丰富的应用场景。内蒙古煤炭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风能资源居全国第一位,太阳能资源居全国第二位,发展现代能源经济优势得天独厚,这为煤基清洁转化、非化石能源利用等技术的研究推广提供了绝佳“试验场”。特别是在“双碳”背景下,我们锚定推动内蒙古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的目标,加快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计划在原有505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新增超过9000万千瓦的新能源装机规模,这近乎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再造两个“现有的内蒙古”。对内蒙古而言,能否构建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关键取决于能否在风光高效开发、煤电“三改联动”、可再生能源高效制氢、先进大规模储能、碳捕捉封存与利用、智慧电力调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技术突破。我们将集中区内优势资源围绕这些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同时热切期盼更多区外科研团队参与进来,一起共享这场新能源经济发展的盛宴。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粮仓”“肉库”和“奶罐”,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过700亿斤,每年生产全国1/4的羊肉、1/10的牛肉、1/5的牛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内蒙古农牧业正朝着由大做强的方向迈进,这为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肥沃土壤。为了给“中国碗”里添好“塞外粮”,让更多人喜欢上“内蒙古味道”,我们正在从扩量和提质上同向发力,努力提升绿色优质农畜产品的供给水平。我们将依托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巴彦淖尔农高区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同各方面携起手来,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牛羊优良品种本土化选育、高端乳制品加工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成果,依靠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实现农牧业的提档升级。

  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新一代新材料、生物、信息等技术的支撑。比如在稀土领域,包头市被誉为“中国稀土之都”,打造形成了集稀土原矿开采、分类、终端应用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深化拓展稀土在更多领域的用途,需要在稀土永磁材料、抛光材料等功能材料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比如在生物医药领域,内蒙古培育形成了中药医药、生物制剂、化学药等多条产业链,今后更好发挥生物医药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保障作用,需要在药物设计、疫苗研究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比如在数字经济领域,内蒙古大数据服务器承载能力已经突破160万台,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需要在云资源管理、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上加强研究与应用。这些都为区内外相关科研团队开展科技创新创造了宽广空间。

  内蒙古是欠发达省区,搞科技创新必须勇于出硬招、舍得下血本。2020年底内蒙古出台了“科技兴蒙30条”等政策文件,今年又制定了“人才30条”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干货”满满,实实在在地为各类企业、院所、团队在内蒙古创新创业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我们一定守诺践诺,不折不扣落实好各条承诺事项。我们一定拿出最大的诚意,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工作,在全力抓好本地人才培养的同时,通过采取靠产业引才、用“飞地”引才、助企业引才等方式,多渠道综合配套地引进人才;有针对性地改革科技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为广大英才干事创业提供支持、创造便利。

  (原载2022年7月13日《光明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云上103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兴安
   第0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数字人民币试点已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
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让科技创新为内蒙古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咬定高质量发展不放松
你说需求 我想办法
导读
“星空地”一体化 为草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