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恩格日乌苏嘎查中蒙边境线上,有一位额吉一直默默守护在这里,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的自然环境、漫长的孤独以及生活生产上的重重困难,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这里,为维护边境稳定、保卫国家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个人就是长篇报告文学《护边额吉》的主人公尼玛。
诗人白爱琴感怀于尼玛母子守边护边、坚若磐石的信念,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护边额吉》。全书20万字,以光荣的使命、无声的誓言、时光的深处、亲爱的生活、信仰的传承、生命的深情、永远的永远7个篇章、41个故事,讲述尼玛和她的儿子哈达布和巡逻边境线、坚守边境线半个世纪的生活,用点滴故事记录普通人“有国才能有家”的家国情怀。
在尼玛看来,国是大家,家是小家,有国才有家。国家就是“哈达布和喜欢的小羊羔、小骆驼、星星、月亮、太阳……”她用最朴实的想法和行动解读了国与家的关系,也把自己的信仰传承给了孩子。尼玛额吉的儿子哈达布和3岁时就跟着她来到边境线,她坚定的守边护边信念,深深影响了他。他小时候玩耍时模仿着额吉“背起自己的柴火‘冲锋枪’四处巡逻……警惕地观察外面的情况”,“守着边防线就是守着国家”的信念烙印在他心里。哈达布和11岁那一年,在恩格日乌苏边境线上,由一个身影变为了母子二人的身影。从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一直坚守在祖国北疆。在边境线上,除了尼玛一家戍边户,还有几家汉族、蒙古族戍边户,他们与边防部队一起筑起了牢固的边防线。在那些最艰难的岁月,戍边户互相扶持、亲如兄弟,军民关系也亲如一家,在祖国边疆同心践行了守望相助的理念,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奏响了民族团结的主旋律。《护边额吉》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以小人物展现大气魄、以小故事反映大情怀,歌颂了守边人扎根边疆、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热爱祖国、心系国防的家国情怀。
《护边额吉》这部报告文学一个突出特点是成功塑造了三代额吉形象,即尼玛的额吉、尼玛和尼玛的儿媳妇敖登的形象。尼玛的额吉是尼玛守护边境最坚实的后盾。老额吉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战火纷飞的年代和父母、兄妹失散,中年时丈夫又因病去世,老额吉含辛茹苦养大了尼玛兄妹5人,吃尽了苦头,又因失去了最小的孩子,留下了深深的心灵创伤。当初接受搬迁到恩格日乌苏当巡边员这个任务时,尼玛最担心的就是额吉。老额吉那时已是满头白发,身心俱疲,可她毅然决然选择了支持女儿,陪着她搬迁到了边境线。尼玛巡边时,老额吉“总是惦记着尼玛,好多时候不管多冷多热都要坐在门口等,从早晨到傍晚,一直远远地望着尼玛巡边的方向,尼玛不回来,她就不进家门。”尼玛看着额吉单薄的身影时常忍不住落泪。老额吉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还一针一线、停停歇歇地给外孙缝了崭新的蒙古袍,把爱留到了最后。老额吉是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她拼尽全力呵护养大每个孩子;她心怀家国,知恩图报,她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家人踏踏实实的生活。苦难从来没有摧毁老额吉的爱与坚韧,她用行动教会尼玛坚强乐观、豁达善良,她以坚韧奉献的精神成为尼玛最坚实的后盾,也让这份坚韧一直在浩瀚戈壁上生根发芽。
尼玛从小勤劳朴实,忠厚认真,组织看中了尼玛的优秀品质,推荐她去中蒙边防线守边护边。尼玛不负组织所托,搬去恩格日乌苏,奉献了青春,50余载如一日坚守着边境。她“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做好了随时为边境安全牺牲生命的准备。她爱着脚下的戈壁,舍不得挪动戈壁上的一块石头,舍不得折断一根生长的植物;她爱着绵长的边境线,爱着狂风肆虐、严寒酷暑的戈壁。如作品中写到的,“别看鬓发蓬乱,也还是慈爱的母亲,别看草檐茅舍,也还是可爱的家庭,恩格日乌苏,无论他怎么瘦弱,仍是一位母亲,竭尽所有哺育着自己的女儿,养育了一方人,难道就因为生态环境恶劣,就要被儿女弃而不顾吗?”对她来说家乡就是哺育着她的母亲,做儿女的应该给予同等的回报。她对自己孩子,对别人的孩子,或对自己养的骆驼、羊等动物都有着无限的热爱。尼玛为了生病的小哈达布和不顾危险顶着沙尘暴走3个小时的路找大夫,也能毫无条件地接受戈壁上迷路的女孩,养在身边像家人一样善待。尼玛额吉爱着小羊和骆驼们。“她怕把小羊羔冻着,总是把它们抱进蒙古包,给体弱的小羔子喂奶子灌糊糊”,也给瘦弱的骆驼吃稀缺的胡麻油,对这些小伙伴她像自己的娃娃一样细心照料着。尤其是对陪伴自己25年的亲密伙伴——骆驼“哈如拉”,她犹如朋友般爱护着它。当它生命走到尽头时,尼玛“深深地一再亲吻着它的鼻梁与它告别,转身之后泪流满面”。在尼玛看来,无论是人类还是动植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尊重他们就是尊重自己,她把爱撒落在戈壁的每个角落,用爱守护着脚下的大地。
尼玛和儿子背后还有默默付出一切的儿媳妇敖登。敖登出生于水草茂盛的固日班图格嘎查,家境较富裕,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可想而知,敖登为了哈达布和放弃舒适的生活,来到恩格日乌苏边境线是多么艰难的选择。嫁到边境线后,她为了丈夫能安心地做好巡边工作,“喂羊、给羊和骆驼饮水、收拾棚圈、挤羊奶驼奶、捣酸奶、捡柴拾驼粪”等家庭重担都落到了她身上。后因医疗条件差、生活不方便把孩子从小送到自己父母身边,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疼痛。“你守边,我守家”,敖登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她只是默默地付出,用行动诠释了“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的真正含义。《护边额吉》中作者在塑造额吉形象方面,没有过分拔高、过度煽情,而是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表达,让读者自然走近了额吉,感受到了戍边额吉的平凡而伟大,感受到了她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护边额吉》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而写这部作品的白爱琴,骨子里应该是更偏向于诗人这个身份,即使写起报告文学来,使用的也常常是诗的语言,这给作品增加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作者在章节的很多开场白都会引用一段诗或歌,如“天不黑/是因为有星星/天上的牧群/在银河边啜饮宽广的时光”“一天宛如一年/一年宛如一天/任时光流转/我还是我/一遍用了千遍/千遍只为一遍/当回忆久远/初心始现”。作品中也有一些哲理性的语言,如“在戈壁上,生命是脆弱的,貌似不堪一击,疾病、风雪、狼群日夜觊觎着、窥伺着。在戈壁上,生命又是坚韧的,它承受着一切。母驼舔舐着新生的驼羔,在春天的阳光里,时间延续着”。语言之于文学,不仅是表达工具,更是文学之文学的前提,作品中作者用诗歌的灵感、激情,诗意的情景,让读者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强化了作品的文学色彩。
真实的写作,总是源于作家对自己最熟悉的人、事、物的基本感受。白爱琴是土生土长的阿拉善人,从她作品中能感受到她熟悉戈壁的狂风暴雪,了解艰苦的牧民生活,知晓当地的风俗习惯,也发自内心地热爱着这一切。她在写这部报告文学时把自己融入在角色里,从尼玛的视角看待问题、对待生活,也善于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捕捉到寻常的生活细节,她笔下的生活场景生动而鲜活,这使得这部作品有了深厚的真实生活基础,有了强烈的画面感。
作品中谚语的引用和地方风俗习惯的精确解读增加了在场感,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变得更为自然、鲜活、真切。作品中,“喷泉的水堵不死,艾青的火扑不灭”“在飞翔中识别雄鹰,在奔驰中识别骏马,在疆场上识别勇士”这些谚语的运用、沙嘎游戏的玩法介绍、绵羊每个年龄段的称呼、蒙古包怎么化解狂风的压力而屹立不倒的解说等等,作者在故事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把一幅幅情景交融的风景画、风俗画徐徐地、立体地展开。
白爱琴一路追随尼玛的步伐,用心用情书写着尼玛额吉及其内心世界,让读者一同感受她的艰难、孤独、坚韧、忠诚,感受人性之美、大爱之美,塑造了一个无私奉献的践行者、家国情怀的彰显者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