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依河而建,历史沿河述说,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离不开黄河。
大黑河、浑河、窟野河……无数条支流汇聚成气势磅礴的黄河,它滋润了内蒙古黄河流域这片富饶而神圣的土地,使之成为周边农耕文化的诞生之地。
生活在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先民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追根溯源
城市雏形初显
大河奔流,生生不息。
作为黄河支流的浑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鲁县,在杀虎口附近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境内后,先自东向西流,然后又折向西南进入清水河县,于岔河口附近汇入黄河。
从三晋大地到土默川平原,浑河一路走来不仅有陶寺遗址“经天纬地、照临四方”的文明成就,更有环岱海遗址群聚落的“城邦”雏形。
浑河主要支流有古力半吉河、清水河等,河流全长约200公里,内蒙古境内长约119公里,流域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
座落在岱海西北部30公里的永兴老虎山南坡上的老虎山遗址,北依蛮汉山,南临与岱海相连的低洼地带。老虎山东侧,有老虎沟,沟内常年流水不息,向南流入浑河。
老虎山遗址于1982-1986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被认定为早期龙山文化的新类型。
龙山文化因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龙山村城子崖遗址得名,龙山文化沿黄河流域一路西上,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陶寺——中央邦国为中心、陕西省榆林市神木石峁为西端桥头堡,推动黄河流域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文化局面,为黄河流域大大小小、密布林立的城邦国家提供了第一个较为统一的文化形态。
老虎山文化特征是以石筑的聚落围墙、窑洞式房屋及斝式鬲为代表的陶器群,其中“钝尖底斝”是国内目前发现最早的斝,在国内同时期器物中独具特色,代表了当地人类文明的较高发展水平。
老虎山遗址的聚落分为石城和普通聚落两大类,石城聚落分布在阴山南麓、岱海湖、黄河两岸三个区域。此外,在环岱海遗址群的老虎山遗址、大庙坡遗址等处均发现了石砌围墙遗迹,说明当时的聚落已经有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考古学和历史学界普遍认为城市雏形初显。
对老虎山遗址不同文化层的考古发掘显示,在乌兰察布地区南部黄土丘陵区出现了窑洞式房屋,房屋的地面和墙壁上还抹有平整的白灰面,这种窑洞式房屋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窑洞式房屋,在遗址内还发现有小型陶窑,是内蒙古中南部黄河流域发现的最早的陶窑。
从房屋的分布格局来推断,此时已经出现了家族或更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并出现贫富差距。而数量较多的陶窑、储藏坑、泥坑、工作面等,折射出老虎山文化时期当地人类社会制陶业已形成相应的规模,而且也有了一定的分工。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苏秉琦也认为,老虎山遗址中出现石头垒的城堡、祭祀台、烧制的白灰敷壁、规范的火塘等,表明当时的内蒙古黄河流域中南部地区的先人已迈入“古国文明”阶段。
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看来,以距今约4200年为界,老虎山文化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些地方性差异。就后期来说,以陕西榆林神木石峁古城为代表的陕北遗存就和鄂尔多斯、晋中北、冀西北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存不完全一样,可称其为老虎山文化的“石峁类型”。“从其渊源都是仰韶文化来判定,老虎山文化石峁类型,应同属于黄帝族系后裔的文化”。在内蒙古清水河县黄河边上发现的后城咀石城,其年代与陕西榆林神木石峁石城遗址同期或略早。
韩建业认为,陕西榆林神木石峁遗址的发现石破天惊,其三重石城、巍峨皇城台……精美诡谲的浮雕,数以千计的玉器等都昭示这里存在过一个有别于中原和东方的早期国家或早期文明社会。而在同时期,在晋南临汾盆地已经出现了发达的陶寺文化。
陶寺都城近300万平方米的宏大体量,豪华大墓、精美玉器印证着以老虎山遗址为代表的老虎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较早点燃的星火,影响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向东推动了燕山南北夏家店文化的发展,向南促进了汾河岸边陶寺古国的诞生。
因此,内蒙古黄河流域远古文明的发展印证了中华大地各区域文明早期的交流互融,是中华文明兼收并蓄文化精神的重要呈现,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历史实证。
更迭交替
人口向暖湿地区迁移
奔腾咆哮的黄河,一泻千里。
流经河套平原到清水河一路南下流到老牛湾,便被牢牢地束缚在峡谷中。黄河从这里入晋,蒙晋陕黄河大峡谷从这里开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山西省偏关县、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三地傍一湾”。
龙山文化时期内蒙古黄河流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人类遗迹永兴店遗址就在准格尔旗哈岱高勒乡。该遗址地处沟壑纵横的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黄河在此东流南折,河东南与山西为邻,南与陕北接壤。
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专家在此发掘出大量灰坑以及方形半地穴房址、灰沟和墓葬,出土的生产工具种类繁多且用途多样,在清水河串刀遗址和准格尔旗寨子上遗址还发现了集中生产石环的情况,这些都表明相对集中和专业化的手工业生产在此地已经出现。从出土的器型及纹饰等分析,永兴店文化的兴起既有在当地自发生长的独特性文明特征,同时也对周边地区的人类文明有所借鉴,充分展示出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人类文明在此时期出现的新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由于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在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带黑色光泽的陶片。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所以,龙山文化也称为“黑陶文化”。
永兴店遗址出土陶器的基本组合是大袋足双鋬鬲、鼓肩绳纹罐、单把斝、敛口瓮、斜腹盆、双耳罐和高柄豆等,陶质器物以灰陶为主,另有少量灰褐陶和黑陶。
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魏坚认为,永兴店文化与山西晋中、忻定和河北张家口地区以矮领胖袋足双鋬鬲为代表的遗存在文化面貌上有诸多一致性。因此,永兴店遗址在研究整个内蒙古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以及青铜时代早期历史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副院长李锐在与崔思朋共同编著的《内蒙古黄河历史文化》中有这样表述:从距今约5000年之后,包括内蒙古黄河流域在内的北方大部分区域的气候逐渐由暖湿向干冷转变。到距今约4500年,气候条件呈现出较强的干冷特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口开始向暖湿地区迁移,分布范围和遗存数量大幅缩减。
繁衍生息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完成
窟野河川流不息,朱开沟壑堑纵横。
人类的文明总是以江河、水源为依托,“依水而居、逐草而迁”,这是远古人类基本的生存法则。
朱开沟季节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至纳林塔注入书会川,再向南流入牛川、窟野河,后汇入黄河。黄河及其支流提供的水源以及由黄河冲击而成的肥沃土壤,也为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活提供了必要前提,这也是内蒙古黄河流域早期人类生存的重要依托。
朱开沟文化延续时间比较长,跨越了龙山文化晚期、夏时期、商(商代早期)时期。随着沿北纬40°内蒙古、晋北、冀北、辽西一线夏商考古的深入展开,朱开沟遗址所出土器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内涵丰富、特征鲜明,为深入研究内蒙古中南部黄河流域地区的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综合分析朱开沟遗址发现的农业生产、农作物加工等工具的种类及数量,以及位于人们居住房屋之间的数量众多、形制规整的贮存粮食的窖穴和家猪养殖业、酿酒业的发展程度和规模等可知,朱开沟时期的人类社会农业生产应处于相当高的发展阶段,其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当时人们的日常食用并有相当规模的储存以备不测,而且还可以拿出一部分剩余产品用于家猪养殖、酿酒和交换。因此,朱开沟时期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原始农业在朱开沟文化期内(即文化的中后期)也逐渐走向衰落。
相关研究表明,朱开沟文化自早期至晚期的自然环境经历了从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环境的演变过程。
《内蒙古通史》称:自然环境的变化影响了人类生产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当地的原始农业也逐渐被畜牧业所取代,或是两种经济类型共同存在,半农半牧或农业的生产方式开始形成并向南、东方向移动。
长期对“暖期气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与人类适应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方修琦曾撰文指出:“在此时期内,整个中国北方地区的温度明显下降,标志着全新世大暖期的结束”。而朱开沟遗址出土器物形态与功能的变迁,是内蒙古黄河流域气候冷暖波动、农牧业更替的较好见证。
朱开沟遗址出土器物也显示出,从夏代到商代早期,牧业成分在逐渐增加。商代晚期南流黄河两岸的青铜器组合反映了游动性和武装型萌芽,农业成分进一步减少。
受自然环境影响,朱开沟地域人群适时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由农转牧或半农半牧,形成中国北方畜牧文化的雏形,完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根据考古发掘材料研究,自朱开沟遗址第三段开始,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青铜器,青铜器的出现与使用,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人类由石器时代进入了物质文化史上的第二个时代——青铜时代。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武峰 丁宁 郭伟伟)
参考资料
1.顾佩,李兴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新时器时代遗存发现与研究综述》。
2.魏坚,《试论永兴店文化》。
3.李锐,崔思朋,《内蒙古黄河历史文化》。
4.《内蒙古通史》。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北疆文旅 四季有约
请把您所了解的内蒙古文化和旅游方面精彩的故事告诉我们。 投稿邮箱:1007026256@qq.com 519160128@qq.com 热线电话:13347102206 《北疆文旅》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