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荀子《荀子·大略》
【原典】
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君子立志如穷,虽天子三公问正,以是非对。
【释义】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语出《荀子·大略》。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能够深刻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够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难。
《大略》篇收录了荀子散见言论,概为荀子弟子所记录,类似于《论语》体裁。这些言论皆言简意赅,涉及礼法、仁义、义利、修养、教育、学习、执政等多个方面,颇多警策妙语。
如何做到善学、善行?《荀子·大略》中这样阐述:“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意思是:君子学习掌握了知识,犹如蝉虫蜕皮,迅速而彻底地发生变化。因而他要行走时学习,站立时学习,坐着时学习,甚至于转换脸色、改变语气都要学习。凡是好的知识他都不放过,绝不让疑难问题过夜。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战国后期的荀子主张知和行的统一,《荀子》的首篇是《劝学》,他说“学不可以已”,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并以此为喻:“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儒效》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认为学习是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学习的过程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而学习到了实行也就达到了极点。
【启悟】
致知以求理为要,践行以克难为先。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历经千百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博大精深的治学之道。学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古人关于博学和笃行的智慧,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中国古人历来注重认知与实践的关系,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倡导知行合一。《尚书》中指出“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说懂得一个道理并不困难,而困难在于把这个道理付诸实践。读书学习之法,除了熟读之外,还要精思,方能有所成。“善学者尽其理”其实就是让我们在学习时要深入思考、理解透彻,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就是强调不能只是一味学习,而应有自己的思考。
“善行者究其难”则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都要深入,不能浅尝辄止。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到事物本质。《论语》中的“力行近乎仁”,《墨子》中的“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荀子》中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都将实践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
知行合一不仅是滋润内心的修身治学理念,还蕴藏着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当前我们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要善学更要善行。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学、深学、勤学,并用学习来指导实践,才能真正把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主题教育释放持久效能。(袁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