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树绿了,风也温柔了

  □本报记者  李国萍

  “那时候爷爷和父亲治沙特别艰辛,一头毛驴、一辆架子车、一把铁锹,就是他们所有的工具。然而,常常是一场沙尘暴就会把树苗全部连根拔起。一遍遍栽种、一遍遍补苗,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耳濡目染间,治沙种树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根。”回忆起爷爷和父亲的治沙经历,今年56岁的贾文义眼里满是坚毅。

  贾文义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什拉召治沙站站长,他的爷爷、父亲都是治沙工人。1985年,18岁的贾文义接过父亲贾尚付的铁锹,担负起治沙使命。三代人几十年的奋斗,让库布其沙漠北部边缘12.8万亩黄土地披上了绿装。

  夏木成荫之时,走进什拉召治沙站,远远望去,青翠碧绿的垂柳、金叶榆、樟子松等长势茂盛。贾文义头顶烈日在种植区忙活,他一边开闸放水浇树,一边用铁锹铲除周围的杂草。手里活儿刚停下,又发现身旁的果树果实太多,时不时还给疏理下几颗。治沙种树、巡查管护,这样的生活贾文义已经持续近40年,对他来说,这些绿意盎然的大树就是自己精心培育的孩子,再苦再累都觉得值。

  20世纪50年代初,贾文义的爷爷从准格尔旗骑着骆驼来到杭锦旗。“那时候车、路、水井都没有,爷爷和20多名工友背着窝头、咸菜,起早贪黑在沙漠里栽树,成为第一批治沙工人。”贾文义回忆道。“之后,父亲种树时,先在沙里种上一排排沙蒿,将流沙基本固定下来,再把沙柳、杨柴等灌木树种栽在沙蒿带中间,慢慢让这片不毛之地有了绿色。”贾文义说。

  沙漠中种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3至5年甚至10年,才能形成一片林。在汲取前人治沙经验的基础上,贾文义不断创新求变,通过本土培育杨树苗、栽种生长周期短的果树,在减少种树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

  “过去只能听见风卷起沙子‘呜呜呜’吼,现在风穿过果林,是‘扑簌簌’的脚步声。树绿了,风也变温柔了。”这是贾文义多年来的切身体会。

  从小饱受沙害之苦,也见证了老一辈人为防沙治沙做出的巨大贡献,贾文义表示,要握紧‘接力棒’,学习更多科学治沙方法,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旗县融媒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收藏
北疆 绿韵
【纵览】
做强生态修复“芯片”
科技治沙筑屏障
树绿了,风也温柔了
“牧光互补”发展模式护生态富口袋
连续22年第42次黑河水调入东居延海
治“沙害” 得“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