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沙害” 得“沙利”

林草随风舞动。
被誉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
设置沙障。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优质牧草种植区。
  □见习记者  方圆  摄影报道

  迎着盛夏烈日,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防沙林业管护中心区域内,工人们正在设置沙障。这些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沙障,不仅能够锁住黄沙,还能把一个个沙丘分割。管护区内乌兰布和沙漠紧临黄河、包兰铁路、G6高速公路,是磴口县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区域。

  多年来,磴口县持续开展乌兰布和沙漠生态治理,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累计完成林草治理面积130万亩。与此同时,磴口县积极探索绿化与产业化、治沙与致富的结合点,推进产业治沙。通过发展蒙中药材种植、优质牧草种植和特色养殖、光伏新能源和沙漠旅游等产业,实现了生态治理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旗县融媒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收藏
北疆 绿韵
【纵览】
做强生态修复“芯片”
科技治沙筑屏障
树绿了,风也温柔了
“牧光互补”发展模式护生态富口袋
连续22年第42次黑河水调入东居延海
治“沙害” 得“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