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最优”实践

——我区社区治理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赵曦

  9月的内蒙古,长风万里,碧空如洗。走进我区各个城乡社区、村嘎查,各族群众与基层工作人员一起共建家园,齐心奔赴美好生活,幸福和谐的景象扑入眼帘。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与群众的幸福感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区各级民政部门立足办好两件大事,饱蘸惠民生、增福祉的笔墨,奋力绘就社区治理和美画卷。

  周到服务聚民意  同心掬得满庭芳

  “我们受益于法治宣传活动,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提高了法治意识,在关键时刻真正能维护家人的合法权益。”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街三顺店社区居民梁冬梅说。

  前不久,三顺店社区组织近2000户居民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宣传活动。“我们社区有10个民族,为了把大家团结起来,社区经常组织开展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文化娱乐等活动,大家都愿意参与,社区的凝聚力也增强了。”居民周燕开心地说。

  社区党委书记李一芝说:“这些年,我们发挥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优势,成立了党建引领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同体,为社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提升了社区宜居水平和各族群众幸福指数。”

  目前,该社区已有75家驻区、包联、共建单位党组织,有559名在职党员报到,并成为共同体单位成员,累计认领特色服务岗503个,与辖区73户困难居民结成帮扶对子,慰问困难党员群众320人次,直接为民办实事、解难事108件。

  社区工作服务得好不好,居民团结不团结,为各族群众办事实不实?关键要看服务方式和效果。

  我区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推动“五社联动”工作机制,以城乡社区为平台、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各族居民。

  呼和浩特市团结社区不仅推出非遗文化传承+创业就业模式,引进剪纸、面塑、蛋雕等培训,■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传承民族技艺,提升居民就业创业能力,还积极开拓小区代办帮办服务,变居民跑为社区跑,为居民提供点对点、一对一、面对面个性化服务,让居民群众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新城社区推出“五色社区”品牌,设置“党建红、环境绿、网格蓝、服务橙、文化紫”五项内容,创新运用新方法推动社区治理,增强服务性。

  全区各地还涌现出众多志愿服务团队,他们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面向社区低保户、残疾人、困难党员、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免费义诊、捐书捐物、捐资助困、捐资助学、文化惠民等服务活动。

  居民协商“身边事” 社区难题得解决

  无论城乡,社区基层治理均存在“老年群体多”“居民动员难”“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如何让社区矛盾高效解决,让居民满意?

  包头市青山区青福镇昌福村探索出新路径——“绿马扎议事”机制。

  该机制按照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急议原则,构建起“235”议事流程:“2”就是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征集议题;“3”就是遵循迫切性、普遍性、可行性原则确定议题;“5”就是按照议定方案、民主表决、按期推进、跟踪问效、结果公示5个步骤全面推进。

  昌福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瑞平说:“针对升学宴、红白事儿收受礼金、索取财物等现象,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就召开‘绿马扎议事’会,不到半天时间,大家就达成共识,不铺张浪费,倡导文明新风。”

  目前,“绿马扎议事”不仅是解决昌福村村民问题的渠道,更成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抓手。

  “服务好不好,居民说了算。数字赋能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居民的参与度,更是要让居民体验幸福感,增强主人翁意识。”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民政局副局长袁小梅说。

  为了让居民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享受社区服务,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以创建国家首批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为契机,自主研发“多多评·码上生活”智能综合服务平台,开发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评价码,把评价权交给居民,让居民说了算,社区马上办。同时,还给居民建立品德积分体系,居民获得积分越高,享受福利越多,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就越高。

  社区治理,群众参与,“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浓厚氛围已在我区形成。全区不少社区党委、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管理服务站积极构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协商平台,“吐槽大会”“小巷管家”“同心圆桌会”等不同议事品牌逐渐呈现。通过不断激发居民潜力,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真正绘就各族居民群策群力共创美好社区的和谐图景。

  “品牌”项目暖民心 和谐共建幸福家

  “之前总是社区志愿者给我上门服务,帮我收拾家、做体检, 跑腿去医院开药……我也想为这个住了大半辈子的社区做点事啊!我的针线活还凑合,能为街坊邻居缝缝补补,这很幸福。”包头市青山区先锋道街道哈达社区王阿姨一边说,一边做着针线活。

  这是包头市青山区举办“青庭志愿”活动的一个场景。哈达社区居委会主任薛旭峰说:“社区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社区工作人员真心帮助居民,居民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区,如今,我们的社区互帮互助和谐共建的目标已经实现。”

  两年前,包头市青山区打造内蒙古首批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优秀项目“青庭志愿”品牌,通过打造“近邻社区·公益洗衣房”“便民小队·冰箱除臭”“企退能人·维修小家电”“暖心街坊·更换下水管” 等400多项活动,为居民提供义诊、义剪、家电维修、书画辅导、反诈宣传等各类细致入微的惠民服务,居民也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社区管理,直接受益居民近万名,让社区治理达到了共建共享的目的。

  细“治”才能入微。兴安盟为老年人打造的“家门口的幸福驿站”,让老人在路程不到“一刻钟”的居家养老服务圈内,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呼和浩特市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为辖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上门护理、照护清洁、心理抚慰等服务,打造了宜养青城养老服务品牌。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河街道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路径,推动社会组织结合行业优势和自身特点,为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化、定制化志愿服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今年,自治区民政厅深入推进“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使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目前,自治区民政厅已经下拨资金2520万元,启动实施“双百行动”,按照每个社区10—20万元的标准,支持100个城乡社区完成服务能力提升;按照每个社区10万元的标准,创建100个“北疆示范社区”, 打造一批公共服务、生活性服务、群众自治集成发展的社区服务综合体。

  我区各级民政部门优化城乡社区服务布局,完善服务功能,软硬件双管齐下,做细做实民生服务项目;推行“小办公、大服务”场所空间设置,推广“自助服务” “共享空间” “自治管理”等使用模式,使全区城镇社区居民活动面积占到社区总面积的60%。

  内蒙古探索社区治理“最优解”,增进民生福祉、绘浓社区幸福底色的新时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共建开放新格局 共享发展新机遇~~~何维阿玛尔赛汗致辞 奥登图雅出席
赵刚致辞 张延昆出席
~~~——热烈祝贺第四届中蒙博览会开幕
~~~
103个旗县全部覆盖11个重大项目全部纳入国家规划~~~
~~~
~~~——写在第四届中蒙博览会开幕之际
~~~——我区社区治理工作综述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论道
   第08版:要闻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收藏
   第12版:公益广告
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
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 暨国家向北开放经贸洽谈会开幕
携手合作 共创未来
张延昆会见出席第四届中蒙博览会的 蒙古国副总理阿玛尔赛汗一行
内蒙古“三北”工程攻坚战 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区4市入选全国现代 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共享机遇 共叙友谊 共谋发展
探索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最优”实践
常相亲,共享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