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热与凉的分水岭,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雁来,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鸟,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北飞为归。鸟养羞,“羞”同“馐”,指美食。养羞,说的是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备冬,如藏珍馔。白露期间,民间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习俗。——编者
黄玉芦雁 衔芦辞乡
□雷焕
从白露节气开始,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即进入了秋天。大雁是秋天的使者,天空中不时能看见它们成群结队飞往南方越冬。
在青岛博物馆众多藏品中,有一只清代和田黄玉芦雁,质地细腻,温润光滑,极具和田玉特点。“玉,石之美者”。《本草纲目》记载:玉有润心肺、养五脏、柔盘强骨、利血脉等功效。黄玉作为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晶莹剔透、柔和如脂,质地细腻,以色黄正而骄,润如脂使其身价不菲,是玉中珍品。
文中黄玉芦雁采用圆雕手法,雁作回首状,喙衔穗禾,翅羽敛于身侧,双足隐于身下,形态圆润可爱。玉质细腻,通体呈现淡淡的黄白色,有明显的羊脂光泽。玉皮上的俏色被巧妙地运用在芦雁的眼部、翅羽和尾部,使玉器更具有艺术价值。
在古人眼里,大雁衔芦苇而飞,是为了躲避猎人,也有人说大雁衔芦苇是为了搭窝筑巢孕育新的生命。唐代诗人杜牧在《雁》中有“万里衔芦别故乡,雪飞雨宿向潇湘”诗句,描绘了大雁衔着芦苇向南迁徙的情景,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遂公盨 祭祀禹王
□孟丽娜
白露时节,民俗各具特色。苏州太湖一带,民间举行隆重的祭禹王活动。相传大禹是治水英雄,与尧、舜并称“古圣王”,民间也称他为“水路菩萨”或“河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最早记录“大禹治水”的文物是西周中期的遂公盨[xǔ],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盨呈椭方形,直口、圈足、腹微鼓、兽首双耳,盨盖缺失。口沿饰分尾鸟纹,器腹饰瓦沟纹,小耳上有兽首,圈足中间有桃形缺口。
盨内底有铭文10行98字。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用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平息水患;划定九州,根据各地土地条件规定各自的责任。洪水退后,逃避到丘陵山岗上的民众下山,重新定居于平原。铭文书法秀美,整齐匀称,以大段文字阐述德与德政,教诲民众以德行事。
盨是用来盛黍稷的礼器,从簋变化而来,西周中期偏晚的时候开始流行。遂公盨这种形制,在盨的序列中是较早的。分尾鸟纹的特点属于西周中期后段,即周孝王、夷王前后。遂公盨是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遂公”所铸的青铜礼器,它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证实了大禹及夏朝的确存在。
2002年春天,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遂公盨。上面的铭文将有关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最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充分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在广泛传颂着大禹的功绩。
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治水的胜利。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这一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嘉禾图》 五谷入画
□郑学富
杜甫《白露》诗曰:“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白露节气到来后,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高粱如火,棉花似云,大豆咧开了嘴,稻谷笑弯了腰。农谚有“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白露前后看,莜麦、荞麦收一半。”果园里也是一派丰收景象。秋收是白露时节真实的写照。
明宣宗朱瞻基绘《嘉禾图》就表现出对丰收的期盼之情。嘉禾即生长茁壮、奇特美好的稻谷。《宋书·符瑞志》载:“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于周德,三苗共穗;于商德,同本异穗;于夏德,异本同秀。”可见嘉禾象征丰收的祥瑞。
《嘉禾图》绢本设色,纵38.4厘米,横30.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面简洁直观,一枝长出五穗的谷秸,茎叶壮茂,谷穗饱满。一秸五穗象征五谷丰登。五穗谷秸端正直立于蓝色贯耳琉璃瓶中,寓意平安吉祥。明清时期的瓶花清供多为岁朝清供,像《嘉禾图》这样以五谷入画的比较少见,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观赏,还寄予了祈求丰收的美好寓意。
朱瞻基是明代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即位后继续推行洪武朝以来的招人垦荒政策,关心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体恤民情,减轻民困,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蠲免税粮、复业流民、赈灾救荒等,在稳定明朝统治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与父亲明仁宗开创了“仁宣之治”,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
朱瞻基不仅文治武功成绩斐然,还雅尚翰墨,尤工于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翎毛,无所不能,随意点染,精妙绝伦。其绘画作品画面趋向写意,用笔劲爽,运用“没骨法”,画面清新明快、奇逸生动,体现出精到纯熟的绘画功力和注重天趣的创作理念。
朱瞻基常把书画作品赠送重臣,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嘉禾图》右上角款识“宣德丁未九月廿九日御笔戏写嘉禾图赐太监莫庆”。莫庆是明宣宗倚重的太监,能够准确无误传达圣意。宣宗赐《嘉禾图》的用意是让他知道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传达给各级官员。
紫檀拜匣 寓意吉祥
□周小丽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白露时节,大雁集体迁徙南飞。这一自然现象引发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乡愁。“鸿”与“宏”谐音,飞翔的大雁寓意大展宏图。雁善鸣,“鸣”通“名”,初生芦苇称“葭”,与“甲”谐音,芦雁纹寓意“一甲一名”,有“金榜题名”之意。
文中是清代早期的紫檀百宝嵌芦雁图拜匣,通体使用紫檀木,样式简约大气。拜匣盖顶用螺钿镶嵌出4只大雁和几根芦苇,细节之处用寿山石、犀角、松石装饰。螺钿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瑰宝,用螺壳与夜光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镶嵌在器物表面。
拜匣上的图案,芦花盛开在萧瑟的秋风中,一群大雁或飞翔、或鸣叫、或觅食、或歇宿。它们即将南飞,告别这片曾经栖息的碧水和芦苇荡。此图寓意飞鸣食宿。飞鸣食宿指四种生活状态:飞,是生存技能;鸣,是能够发出声音,正常交流;食,是获取食物的本领;宿,是正常的休养生息。古人寄托于大雁身上的这种情感,反映出对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向往。
拜匣又称拜盒或拜帖匣,是拜帖文化兴起的衍生品。拜帖是古人拜访别人时所用的名帖,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名片。最早的拜帖称“谒”,出现在先秦时期。孔子周游列国,要向各国送去自己的“谒”,以求得到接见。到了东汉,“谒”被“刺”取代,材质仍为竹木之类。有人还在“刺”上添加了官职年龄等内容,专供拜见上峰之用,名曰“爵里刺”。这种官场名片有专门的书写格式,要把所有的内容在“刺”的中央写成一行,不能拆分,故而也叫“长刺”。有个故事叫“遍谈百刺”。话说三国时魏国大将夏侯渊的儿子夏侯荣,日诵千言,过目不忘,七岁能诗文。皇帝曹丕听说后召见他,当时有宾客上百人,人各一刺。上书爵里的姓名,夏侯荣过目一遍后,不谬一人。曹丕和诸人不禁“啧啧”称奇。
文中的拜匣,是用来装拜帖的盒子。为了使拜帖显得庄重考究,没有皱褶叠痕,古人相互之间送信或拜帖,仆人不能直接拿着去送,要放在拜匣里面,捧着送到收贴方家里,以表示写贴人对收贴人的尊重。
雕瓷笔筒 雁飞成行
□程磊磊
雕瓷又称瓷雕,与瓷塑同源,是在未烧制的瓷土胚胎上通过镂雕、浮雕等雕刻技法,刻出纹饰凸现立体图案,有捏塑、范模、印坯等多种制法。瓷胎在入窑前有素胎和上釉加彩两种,上釉的以涂白、黄、绿等色釉为主,不上釉的称“生瓷”或“反瓷”。
雕瓷工艺兴于乾隆,盛于道光、同治年间。清代乾隆时,朱琰著《陶说》记载了清代制瓷业为求多元性及多变化,仿制各种有特色的工艺品。他指出:“戗金、镂银、琢石、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由此可见,瓷雕工艺在当时的兴盛程度。至清代后期,虽然陶瓷工业日渐衰落,但在雕瓷方面却有了新的成就,涌现出很多雕瓷高手,如陈国治、王炳荣、李裕成都是当时公认的名家。
清代瓷雕作品不但技巧上乘,而且釉面没有耀眼的浮光,光泽静穆和谐,图案题材涉及广泛,山水、人物、花鸟一应俱全。
文中这件黄釉雕瓷秋江峡谷望雁图笔筒,便是清代嘉庆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瓷雕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全器满施鸡油黄釉,釉色透莹丰滋。通景雕瓷堆塑山水图,山峦叠嶂,奇峰峡谷,云漫山腰,一群大雁成“人”字形从江面掠过。山上瀑布泻挂,茅屋半隐,山下砂砾崖石,古木参天,浅滩间,木桥横牵,水榭篱院,小舟泊岸,人影躅幢。筒壁上端一隅刻堆瓷行书“山店云迎客,江兴放船清”,落款“辛未年秋月”。底部阴刻篆书竖式“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
笔筒上雁飞成行的画面,表明的是白露节气三候之一“鸿雁来”之意。民谚云:“白露秋风夜,雁南飞一行。”白露后,暑气渐消,天气渐寒,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开始集体迁徙。从北方飞到南方,往往要飞上一两个月,因此,鸿雁必须在严寒气候到来之前动身。大雁是仁义之鸟,在长途飞行中,雁群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为的是能互相照顾、防御敌害。笔筒上,创作者对于大雁个体形象的刻画虽寥寥几笔,却将雁群的阵形刻画得形象而生动,使其成为整幅山水秋景图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