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

  □本报记者  宋爽

  实地观摩,开阔了视野;项目推介,拓宽了思路;研讨交流,明确了目标……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高质量开展跨区域交流协作,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联合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召开首届鄂定盐三旗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交流研讨会,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蓄势赋能。

  “本次学习交流起到了互学互鉴、聚心聚力的良好效果,我们要学习先进村的好经验,运用到我们村今后的发展中。”参加交流研讨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麻黄套村党支部书记韦元感慨地说。

  党建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实了就是竞争力,做强了就是影响力。

  鄂托克前旗通过抓实“16585”工作积极构建“红色引擎、全域党建”格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我们按照党建引领、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的原则,以组织联建推动规划联做、资源联享、产业联兴,推动农村牧区‘振兴标兵’党建联合体真正带给农牧民实惠。”鄂托克前旗委组织部副部长苏慧介绍。

  依托“振兴标兵”党建联合体,昂素镇因势利导,推动乌兰胡舒、沙日胡舒、巴彦乌珠日3个嘎查组建了森晶饲料加工厂,在带动农牧户增收的同时更为该镇的畜牧养殖业补上了关键一环。据了解,加工厂年产草粉、草颗粒、草饼等产品3000余吨,可消耗柠条1200多吨,带动3个嘎查集体经济年收入平均增加7万元。

  “现在的政策太好了,我们种柠条不仅能保护草场,余下来的还能售卖,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明盖嘎查牧民王永安笑着说。今年他将自家牧场平茬下来的柠条售卖到饲料加工厂后,拿到了1.3万元的收益。

  鄂托克前旗按照“因村制宜、一村一策”思路,积极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同时建立旗镇两级项目库,累计储备项目353个,实现了项目谋划在先、储备在前、入库到位,形成“成熟一批、储备一批、落地一批”的良性循环。

  “去年,在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4.4万元,党支部开展工作的底气更足了。”上海庙镇沙章图村党支部书记刘占山高兴地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鄂托克前旗大力实施“四个培养”计划,按照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的模式,着力加强农村牧区干部储备。通过开展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实施嘎查村“两委”业务能力提升计划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两委”班子成员的政治能力、领富带富能力。

  与此同时,鄂托克前旗注重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实施“鸿雁回归”计划,回引外出本土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建立“人才+平台+产业+合作社”的产才融合新模式,目前已建设22个村级乡土人才工作站,为乡土人才提供了展示风采、提升能力、交流互动的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特别报道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8版:阿拉善
   第09版:法治
   第10版:先锋
   第11版:出彩
   第12版:公益广告
◎每周一学
党旗映法徽 为民践初心
凝聚银发力量 守护青苗成长
“头雁”领路 戈壁沙海变“金山”
服务到田间
点单服务让党员“双报到”见实效
“一村一策”解锁集体经济致富密码
◎信息集装箱
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