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园区的“绿色”红利

  □本报记者  李国萍

  “工业园区是工业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场域,也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在下大力气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推动我区工业园区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道路。”10月26日,在2023年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大会上,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一岭在致辞中说,我区将从空间管理、准入管控、项目入园、安全环保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到2025年,力争打造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的工业园区13个。

  工业园区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绿色发展是题中之义,更是未来所向。

  坐落于伊金霍洛旗的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作为中国首个零碳产业园,绿色产业成势见效。

  走进工业园区,记者只嗅得到机械带来的“工业气息”,却闻不见生产带来的“污染味道”。这些天园区内的远景动力零碳电池工厂,每天可以生产3万多颗电芯,年产量超1000万颗。这些电池产品80%将出口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产业园区创造了内蒙古第一条动力电池生产线、第一个光伏全产业链、第一台氢燃料电池等多项自治区第一,部分新能源应用场景走在了全国前列。”作为产业园的一名建设者和见证者,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薛振宇介绍,力争到 2025 年,零碳产业园实现百亿度绿电消纳、上亿吨碳减排积累、千亿元绿色工业产值。

  实现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不仅只靠点上发力,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此次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大会上,来自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直属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工业园区等单位的200余人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共同探索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路径与方法。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昕建议,要建立内蒙古园区的分级分类减污降碳协同目标,建立一园一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实现基础设施共享。

  目前,我区正深入推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聚焦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企业对标达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经过20多年的保护和发展,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北部,入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和重要的生态屏障——~~~
~~~
~~~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联动采访现场短新闻大赛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经济周看
   第11版:收藏
   第12版:公益广告
一方生物多样而美丽的净土
【纵览】
共建万物和谐家园
凉城入选2023年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县城
综合治理让陶赖沟成为生态水系景观带
工业园区的“绿色”红利
梦幻阿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