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以文学作品讲好新时代北疆故事

  ◎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内蒙古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  艾平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记忆,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有着不可颠覆的特质,它不是茕茕孑立的,而是与周边的文化成果互相成就,时刻演替升华着的。它又如一条穿越千山万水的大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滋润着、引领着人类的精神风貌。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为我们下一步文学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主题。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北疆文化是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作为一名生活和工作在北疆大地上的作家,理应用文学的形式,生动展现和书写北疆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丰富实践。

  当前,内蒙古文学界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的要求,组织实施了内蒙古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等一系列具体工程项目,策划推出了一大批弘扬北疆文化的文学精品。聚焦红色文化的长篇小说《红城时代》、长篇报告文学《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纪事》;聚焦草原文化的诗歌集《传奇草原》、长篇小说《北方原野》、散文集《纵马草原》;聚焦农耕文化的长篇小说《河套母亲》、报告文学《乡野长歌》;聚焦黄河文化的长篇小说《黄河那道弯》、报告文学《黄河好人》《黄河赤子》;聚焦长城文化的长篇小说《长城谣》;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篇小说《摇篮旁的额吉》、报告文学《辽阔大地——一个母亲和她的28个孩子》等。这些主题作品创作推出,既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文联、内蒙古作协根据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强化选题引领和重点创作扶持的丰硕成果,也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内蒙古广大作家的创作自觉和艺术观照。我也相信,北疆文化的文学表达必将在不断的创作实践中,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我是生于内蒙古、长于内蒙古的作家,常年行走于呼伦贝尔的草原森林。在与之相伴的写作过程中,我认识到只有将时代精神和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底蕴融为一体,创作才能厚重深刻,作品才能经得住时间的验证。我的散文集《草原生灵笔记》和《隐于辽阔的时光》正是因为基于北疆大地的文学书写,先后荣获第七届和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提名。我想,过去的种种成绩是北疆大地对我的文学馈赠。自治区党委提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后,我也在思考,作为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作家,应该如何从文学的角度做一些努力。

  文学艺术创作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确定了创作主题、提炼了生活素材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有诗性思维。在诸多艺术门类的创作中,文学的滋养是创作者能够进入诗性思维的第一个台阶,同时文学又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蓝本,其价值不可低估。有人阅读,有人创作,社会才会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人类心灵才能丰沛,拓新者才有灵感。

  内蒙古文学作为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光辉的传统,也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保持优良传统基础上,新时代内蒙古文学更应聚焦书写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尤其是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应该在全国扛起生态文学创作的大旗,更应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感人故事,更多挖掘北疆大地上的红色革命故事,用鲜活的故事彰显北疆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对此,我也希望:一是加大对自治区文学事业的投入保障力度。相对于其他省市,我们在文学事业方面的投入还有所不足,重大的全国瞩目的文学活动较少,扶持激励机制不健全,文学期刊等阵地保障不够。这几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文联、内蒙古作协通过与中国作协签订三年帮扶计划,各方面提升了很多,全国生态文学论坛等全国重大文学活动也落地内蒙古,但还是希望能够进一步重视加强。毕竟文学是需要长期浇灌的林地,比起其他事业,所需投入可谓式微。二是加强优秀主题作品的宣传推介。面对网络泥沙俱下的冲击,我们很多优秀的主题作品弱于推介、失缺读者,出版即沉默,无法发挥启迪心智、温润心灵、引领风尚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大优秀主题作品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打响北疆文化品牌这一契机,让更多想读书的人看到我们的优秀作品、了解我们的北疆文化。三是加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制度化常态化建设。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当前,我们有的作家不了解基层,有的作家不了解社会大事要事,这种缺失和错位需要我们组织开展更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活动,也只有树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导向,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多书写新时代内蒙古故事的优秀作品,建构恢弘壮阔的时代图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文化
   第06版:鄂尔多斯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出彩
编者按
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推动北疆文化话语体系建设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北疆文化建设
以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 夯实北疆文化理论根基
彰显国有文艺院团担当 做北疆文化的建设者推动者传播者
创作出更多富有思想文化内涵 和艺术感染力的好作品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以文学作品讲好新时代北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