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理避让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空间

内蒙古印发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规划

  本报3月18日讯  (记者  霍晓庆  实习记者  潘佳慧)为指导自然保护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更好服务于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久前,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体系建设、保护修复、管理能力提升、民生共建共享等4方面16项任务,引领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

  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拥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丰富多样的自然形态,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目前,全区共设立自然保护地380处,整合优化后289处,总面积1437万公顷,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6种类型。《规划》结合内蒙古实际,打造“全国跨境保护”“国有林区绿色发展”等7个主题样板区,以点带面,组团式带动全域自然保护地保护发展。提出到2035年,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内蒙古国土面积比例12.5%以上,建成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共享的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据自治区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首创性地建立了基于核心价值和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模型。通过分析自治区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自然遗迹与景观资源四个层面的空间分布,构建评价方法并提炼保护重要区域,合理避让社会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空间,与现有自然保护地范围、级别、类型叠加,因地制宜提出现有自然保护地级别、类型转化方案,以及新扩建候选区的分类分级建设方案,整合优化后在全国率先完成科学的自然保护地分类分级体系构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闯新路 进中游 万马奔腾向未来
   第05版:理应如此
   第06版:法治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出彩
   第09版:盟市专线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社会
鄂托克前旗农牧业发展“高地”凸显
内蒙古印发自然保护地体系发展规划
“东数西算”重点建设工程落地和林格尔
大手牵小手
我区首位AI理论宣讲员理晓萱开始宣讲
银巴高铁项目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
内蒙古运动员斩获1银3铜
华蒙肉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信用信封”铸就税收诚信
赤峰市吸引青年人才驻留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