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真心换真情 以实干赢信任

  □见习记者  方圆

  讲述者:范长江(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朝阳沟村驻村第一书记)

  2023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我被组织选派到朝阳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群众所需我尽责,群众冷暖记心间。到任以来,我始终坚持把村民当作亲人,做村民的贴心人。为了能详细了解村里224户常住人口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所需所盼,我和驻村工作队员一有时间就会入户走访。

  “我的孩子不能正常上学,以后该怎么办呢?我不求他大富大贵,只希望他以后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我想让他读书。”一次走访入户中,村民孙良愁容满面说出这番话的场景我至今难忘。孙良的妻子精神残疾,生活无法自理。他的儿子今年8岁了,还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与人沟通,甚至穿衣吃饭也不能自己完成,并且一直没有上学。为了能让孩子走进校园,我们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召开紧急专项会议,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协商解决方案,同时联系旗里的特殊教育学校咨询入学条件和所需材料。经过我和驻村工作队员许宏刚近2个月的协调沟通,孩子终于背着书包走进了特殊教育学校,孙良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笑容。

  驻村帮扶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我始终相信,用真心才能换来真情、以实干才能赢得信任。驻村以来,我累计为村民办实事40余件,乡亲们跟我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

  黑木耳是朝阳沟村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去年,我的派出单位内蒙古邮政分公司为村集体采购了6万元的黑木耳菌袋,让村民能在家门口实现增收。最终,村里收获了3000多斤黑木耳,带动15户脱贫享受政策户实现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为了让村里的好收成变成好收益,我借助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通过邮政的电商平台邮乐网销售村里的黑木耳1万单,并为附近28个村屯农产品销售提供邮政物流支撑,总邮寄量达2万斤。最终,村里的3000多斤黑木耳在2个月内销售一空,周边村屯的农产品上行通道也更加畅通、销售“物流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朝阳沟村的黑木耳肉质肥厚、口感清脆,销售出去的黑木耳收到很多好评。然而相同品质的黑木耳在市场每斤至少能卖50块钱,村里的黑木耳却只能卖30多块钱。为了提高黑木耳的产品附加值、增加种植户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我在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后,申报了“岭上朝阳”品牌,希望以品牌引领推进产业链形成,把村里的黑木耳做成系列高端产品,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提升收入。目前,“岭上朝阳”品牌已经完成注册,正在进行产品的外观设计工作。

  驻村以来,我也曾经有过迷茫和想要退缩的时刻,但我都咬牙坚持下来了。我所有的付出换来的是乡亲们的满意,这都是我人生中珍贵的收获。接下来,我将鼓足干劲,让村里的黑木耳、山产品类、豆类等特色农产品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让村民们的钱包更鼓、笑容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出彩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社会
   第09版:视界
   第10版:乡村振兴
   第11版:文件
   第12版:要闻·文件
做好“优”文章 打好特色牌
内蒙古全面开展农资产品 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我区6地入选全国农业生产 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名单
用真心换真情 以实干赢信任
盐碱滩“变身”水产基地
自治区首个“全国农产品品质规格 营养功能评价综合试验站”落户包头
赤峰市全面推广“以电折水”计量推进农业节水提质增效
小辣椒串起富民增收大产业
小平台凝聚乡村治理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