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花开,纵情放歌。走进兴安盟突泉县艺之梦业余乌兰牧骑的排练场,眼前是飞舞旋转的彩扇,上下翻飞的手绢,孙立君与往常一样,正在和队友们排练戏曲小品《什么情况》。
潜心学习 一唱结缘
“这部戏曲小品主要讲的是乡村振兴中,村里的几位姐妹发挥自己的强项,用节目的形式,赞美村里新面貌的故事。”孙立君一边指导着队员们的身段、舞步,一边介绍。
在突泉县,提起孙立君,可谓家喻户晓。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会员、兴安盟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她饰演的一个个舞台形象,以鲜活的魅力征服了观众,也让她成为突泉县艺术团体的代言人。2014年,孙立君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的背后,是她对东北二人转执着的追求。
1956年,孙立君出生于突泉县,由于自身条件优越,她高中未毕业就被县文工团选中。入团后,她发现自己对于剧本的领悟、角色的分析过于简单,远远适应不了专业团队的工作要求。为了学准戏曲唱腔,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唱好每一出戏,要强的孙立君决心从头学起。一段唱腔、一句台词、一个眼神……她虚心向老演员请教,细细揣摩,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工作之余,孙立君就一头扎在电影院里,只要是戏曲片,不管什么剧种她都会看。“因为当时父亲是电影院的职工,为我学习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评剧《花为媒》中新凤霞有一段唱腔,唱速特别快,为了将它唱好,这部电影我就看了二十多遍。”孙立君回忆说,因为想在传统戏曲表演上有所建树,她还拜访名师,多次赴吉林、长春等地学习表演。
提到如何与二人转结缘,孙立君说,始于1982年文工团到突泉县永安镇的一次下乡演出。那场演出中,老乡们强烈要求演员表演二人转《猪八戒背媳妇》。“在文工团的几年里,我表演过评戏、小品等,却一直没有机会正式上台表演二人转。”那一次孙立君自告奋勇,上台为老乡们表演,没想到第一次登台便博得大家的喝彩声,她的二人转演艺生涯自此开启了。
吃苦敬业 屡获殊荣
“我的根在群众中。”孙立君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乡下演出。送戏下乡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夏天风吹日晒,冬天冰天雪地,一说下乡演出,有些演职人员直皱眉,孙立君却不觉得苦,群众的认可是她演出的最大动力。
1987年冬天,雪很大,孙立君和队友们到学田乡利民村演出。在剧目《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中,她饰演一位盲人军属老大娘,舞台上不仅有大量哭戏,还要保持双手向前摸索的动作。数九寒天,她硬是光着手坚持演完一场35分钟的戏,下台时手指甲冻白了,泪水在她的胸前结成了一个个小冰点。走下舞台后,一位村里的大娘,上前一把将孙立君抱在怀里,流着眼泪说:“孩子你演得太好了,快让我给你暖暖。”戏里饰角的泪水还没干,戏后激动的泪水又打湿了她的脸颊。
不仅有对艺术的无尽热爱,更有对待工作的敬业态度,慢慢地,孙立君声名远播,彻底开启了她的二人转之路。她参演的吉剧《荒草滩》《桃花岭》以及拉场戏《十五的月亮》《爷们娘们和村官》等多部作品分别获得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优秀作品奖,她本人也在自治区、盟市各级表演比赛中屡获殊荣,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极具感染力的演出。
坚守传承 不断创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孙立君在不断提升自己演出技艺的同时,也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多年来,她时刻将宣传、推广、传承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己任,用一腔执着浇灌着二人转艺术的蓓蕾。在她的带领下,突泉县东北二人转人才辈出,精品频现。
“随着我对非遗及二人转传承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我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孙立君说,二人转唱腔优美,讲究“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每出戏都是一个故事,老百姓很喜欢。“我们有责任把传统二人转发扬光大,虽然社会在进步发展,需要创新,但是一定不要把传统的东西丢掉,要坚持唱正戏,让老百姓欣赏到正宗二人转的魅力。”她说。
孙立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10年,孙立君退休以后,成立了突泉县艺之梦业余乌兰牧骑,培训专业二人转演员20多人,每年演出百余场,其中下基层演出达50场,他们演出的足迹覆盖了突泉县各乡镇,让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文化大餐”。
针对年轻学员的表演特点,孙立君还专门复排了《荒草滩》等一批有代表性的传统剧目,让学生们在剧目中挑大梁,丰富演出经验,提高表演技能,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让年轻人掌握了传统艺术的精髓。
张贵芹进入突泉县艺之梦业余乌兰牧骑已是第八个年头。“能下乡跟老百姓近距离接触,让文化走进老百姓的心里,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同时,孙立君老师教会了我们不少表演二人转的技巧,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张贵芹说。
如何用二人转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把党的政策宣传到村屯,让文艺作品满足百姓的新期待,焕发新活力,孙立君有她的思考。
一次下乡演出中,宣传禁止焚烧秸秆的二人转《引火烧身》正在上演。台下观众的反应引起了孙立君的注意。“这戏是挺好的,可是‘秸秆’是啥啊?”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说。孙立君听后立刻记下,之后的演出就把台词中“秸秆”改为“苞米荄子”,环保观念也随之在乡村传播开来。“节目接地气,演出效果才能入人心。”孙立君说。
孙立君和她的艺之梦业余乌兰牧骑的队员们还紧密结合发展实际,积极推行“二人转+”文化发展模式,创新编排了一批优秀剧目,如反映精准扶贫的单出头《二大妈发家》、普法单弦《扫黑除恶勇争先》、生态建设方面的二人转《夸夸咱们老头山》等。
“人家唱的是传统的正戏,唱的是咱们身边人的新戏,看了涨知识、鼓干劲儿,咱老百姓就喜欢这样的二人转。”村民们对艺之梦业余乌兰牧骑的二人转表演创新模式赞不绝口。
“一个小舞台,两人转起来,唱的是二人转,欢乐又开怀……”无论是唱二人转还是看二人转,这欢快的旋律一响、人们内心的舒展油然而来。“能为文化宣传、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很荣幸。正是因为切身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我定会勇担职责使命,唱出二人转的别样精彩。”孙立君说。
一扇一绢一双人,此生不悔转多情!风风火火的二人转,唱出了人生百态,舞出了热情活力,更转出了孙立君精彩的人生。